茯苓赤小豆粥(一)
原料 茯苓25克,赤小豆30克,大棗10枚,粳米100克。 制作 先將赤小豆冷水浸泡半日后同獲苓、大棗、粳米煮粥。 用法 早晚餐溫熱服食。 療效 利水消腫,健脾益胃。適用于水腫病,肥胖癥以及大便溏薄等。
二冬棗仁粥
原料 天冬,麥冬(連心)、棗仁各10克,粳米100克,白蜜適量。 制作 將棗仁微炒,同二冬水煎取汁,與粳米煮粥,熟后調入白蜜再稍煮。 用法 分2次,1日內服完,可連服數天。 療效 滋陰清熱,養心安神。用于陰虛火旺之心悸不安、頭暈目眩、煩熱少寐、多夢耳
參芪白蓮粥
原料 人參6克,黃芪30克,大棗15枚,白蓮子去心及粳米各60克。 制作 先將人參、黃芪用清水300毫升,文火煮取200毫升,去渣取汁,加入大棗(去核)、蓮子、粳米共煮為粥。 用法 每日1次,連服1周。 療效 益氣攝血。適用于月經超前,量多,色淡,質地清稀,神
茯苓大棗粥
原料 茯苓粉30克,粳米100克,大棗10克,白糖適量。 制作 將大棗去核,浸泡后連水同粳米煮粥,粥熟時加入茯苓粉拌勻,稍煮即可。 用法 食時加白糖適量,每日2-3次。 療效 利水滲濕,健脾補中。適用于小兒脾虛久瀉等。 宜忌 腹脹及小便多者,不宜用。
荷花粥
原料鮮荷葉一張,大米 60 克。 制作用大米煮粥,待熟時,將荷葉洗凈蓋在粥上,用文火燜少許荷葉變淡綠色即可。 功效能清暑、散淤血,減肥,寧心益氣。 用法一日服2次,溫熱服。 注意事項
燈心花鯽魚粥
原料 燈心花5-8札,鯽魚1-2條,白米30克。 制作 將鯽魚去鱗和內臟,用紗布包好與燈心花和白米同煮粥。 用法 連服2-4次。 療效 清心降火,利尿通淋,消腫止渴。適用于兒童體虛浮腫,慢性腎炎,營養不良性水腫,腸風下血,疳癥;成人失眠及神經官能癥等
發汗豆豉粥
原料 豆豉10克,荊芥10克,麻黃10克,葛根15克,梔子10克,生石膏30克,蔥白7根,姜10克,粳米100克。 制作 先煎以上諸藥,去渣取汁,后入米煮稀粥。 用法 空腹食之。服后蓋被臥床,得微汗出為度。 療效 祛風清熱。治外感寒邪、內有蘊熱,而見惡寒、發熱、
當歸補血粥
原料 黃芪30克,當歸10克,粳米或糯米100克,紅糖適量。 制作 將黃芪切片,與當歸共煎,取汁去渣,再與洗凈的粳米同入砂鍋,加水適量,共煮為粥,加紅糖調味。 用法 分2次,溫熱服。 療效 益氣補血。適用于氣血不足月經先前,量多色淡,質地清稀,神疲
黃花菜瘦肉粥
原料 黃花菜50克,瘦肉、粳米各100克,鹽、蔥、姜適量。 制作 將黃花菜洗凈,瘦肉切片,與粳米同煮成粥,待將熟時,入調味品即可。 用法 每日1次,溫熱食。 療效 生津止渴,利尿通乳。適用產后乳汁不足癥。
阿膠白皮粥
原料 阿膠、桑白皮各15克,糯米100克,紅糖8克。 制作 將桑白皮水煎2次,去渣取汁。糯米淘凈人鍋內,加水煮10分鐘,倒入藥汁、阿膠,粥熟入紅糖。 用法 每日服2次,早晚空腹服食。 療效 補血滋陰,潤燥清肺。適用于血虛、陰虛久咳咯血、月經過少、崩漏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