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9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天地一浮云,此身乃毫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從甥高五
- 宴坐寂不動,大千入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廬山東林寺夜懷
- 若人富天巧,春色入毫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
- 靈苗與毒草,疑似在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正輔游香積寺
- 屢從淵明游,云山出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東方有一士
- 花心起墨暈,春色散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墨花
- 朱蠟為摹刻,細(xì)妙分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
- 俯故宮之千柱兮,若毫端之集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清詞
- 嫌疑遠(yuǎn)瓜李,言動慎毫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感
- 滅私容點(diǎn)竄,窮理析毫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
- 搦管趨入黃金闕,抽毫立在白玉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每歲宣城進(jìn)筆時,紫毫之價如金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萬壽覬刀圭,千功失毫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
- 家住蒼煙落照間,絲毫塵事不相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鷓鴣天·家住蒼煙落照間
- 胸中萬卷書,老不施毫芒,持酒一澆之,與汝俱深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酒
- 老荷寬恩許退耕,絲毫無報亦何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常有淖糜支旦暮,一毫寧復(fù)少年心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雨
- 散發(fā)鷗鷺間,萬事秋毫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中詠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之句蓋孟浩然耶
- 贈子秘傳安樂法:秋毫莫遣動吾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意
- 平生志勛業(yè),今日一毫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園雜賦
- 心手適調(diào)一,運(yùn)此紫毫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試筆
- 暮年惟樂此,余念一毫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
- 世間才杰固不乏,秋毫未合天地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
- 嗟彼陷溺者,太山起毫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警
- 胸中白如練,不著一毫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眠
- 先生道心平如砥,秋毫忿欲何曾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周丞相平園
- 遯跡荒村慣忍貧,秋毫不使喪其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遯跡
- 千古事終輸釣艇,一毫憂不到禪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立春後三日作
- 知公僊去日,遺恨一毫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范參政挽詞
- 活眼硯凹宜墨色,長毫甌小聚茶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
- 平日尤閑老更閑,一毫世事豈相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末題
- 艱難同草創(chuàng),得失計毫厘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
- 誰識大君謙讓德,一毫名利斗蛙蟆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危言回丘山,聲利盡毫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孫叔康赴御史府
- 伏枕但能知廣樂,揮毫何以報明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陪駕觀燈
- 欹枕閑看知自適,含毫朗詠與誰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宣武令狐相公郡齋對新竹
- 圣俞宣城人,能使紫毫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圣俞惠宣州筆戲書
- 豈知千仞墜,只為一毫差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流落人間者,太山一毫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調(diào)張籍
- 道渠明斷神一般,秋毫不擾田里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丁卿季吏部赴召
- 達(dá)則濟(jì)億兆,窮亦濟(jì)毫厘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別致用
- 明朝掬雪颒且漱,揮毫落紙云煙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愛雪歌
- 不惜狂言棖忌諱,禿毫冰硯竟無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朋元不赴湖上觀雪之集,明日余召試玉堂,見
- 付畀踰丘山,奉承劣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除夜感懹
- 小詩煩本事,任禿采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同年楊使君回自毘陵,同泛石湖,舟中見
- 身雖雪山戍,亦愿助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麻線堆
- 君子山岳定,小人絲毫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空令浣沙態(tài),猶在含毫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舉杯挹山川,寓目窮毫芒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,因而有贈
- 葉彩碧髓融,花狀白毫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公齋四詠·小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