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9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華舍未開寧有礙,彩毫雖乏敢無言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鄜李相公
- 君子三歸擅一名,秋毫雖細握非輕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詠筆二首
- 較量人世事,不校一毫厘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暫輟笙歌且聯句,含毫花下破香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朐陽春游感舊寄柴司徒五首
- 晝夢不成吟有興,揮毫書在枕邊屏。 -- 出自·李中·和夏侯秀才春日見寄
- 處處良工事筆鋒,宣毫自昔最稱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復州李太保酬筆
- 運思潛通造化工,揮毫定得神仙訣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寶瑟不能邀卓氏,彩毫何必夢江淹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芳春
- 寶瑟不能邀卓氏,采毫何必夢江淹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芳春
- 邂逅對床逢二妙,揮毫落紙堪驚。 -- 出自元·辛愿·臨江仙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中州樂府
- 居仁由義,應機不費毫力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儒宗
- 拜手稽首書,愚衷見毫芒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奉旨講賓之初筵
- 君看多財子,計惜在毫厘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辛酉大醉書東郊主人壁(洪武十四年)
- 粉署郎潛已十年,囊毫奏議委千篇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潯州朱祠部
- 援筆而成彌處士,搖毫不盡崔廷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前韻謝王主簿二首
- 目極傷心誰告語,含毫獨賦遠游詩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舟中即事
- 文章於此道,太山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吳太清有遠役以詩寄別次韻
- 儻無后來者,泯沒秋毫小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
- 既往若電夢,所得真毫毛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次高若虛韻
- 題名污墻壁,分韻索毫楮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子政家弟輔
- 向來鍊句癡,工拙分毫銖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
- 萬里終存江海志,一毫莫染簿書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借明秀軒韻送趙推入幕二首
- 百千微妙義,墮在一毫許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虎溪
- 麟臺讎書御史孫,揮毫應敵妙語言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晁無咎大硯
- 清清夜聲歸扆帳,紫毫朝彩隔罘罳。 -- 出自明·陳沂·憶昔(四首)
- 回首伍松喬,譚易析毫茫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
- 圣門縝密功,不容漏毫絲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謹所之贈王氏子
- 正有郇模三十字,含毫欲愬復難宣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
- 日夕風定時,上下映毫發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園雜詠·水月軒
- 孟氏極雄辨,剖晰精毫釐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·經德堂
- 龍眼老仙亦如此,揮毫談笑群公裹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李伯時畫五馬圖
- 挾冊夙潛心學海,揮毫今獨步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季修歸簡州兼簡伯修
- 倏忽異存歿,所爭常毫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日雜書五首
- 高棋饒算數,善射較毫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復次前韻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祿
- 分數不難升地位,絲毫未易見天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云峰炳文錄廣信二首
- 方寸惟知存豈弟,絲毫不肯作艱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金明府平易堂
- 彼弈者弈射者射,搖毫臆度丹青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
- 老夫頗涉歷,意欲輸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小飲張季野宅分韻得張字
- 豈有毛與皮,可以析毫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善畫龍虎吳伯原雜言
- 萬古貯胸次,四溟涸毫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檢并呈前尚書翰林學士王
- 云無又有之,細亦不毫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細雨
- 官家赤子元何辜,一毫枉直憑青蚨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詩一首
- 朝朝群望俱遍走,一毫及民更無有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次韻中秉教授喜雨之作
- 歸來隱木坰,富貴輕毫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師吉甫探梅二首
- 豈如山間僧,了無秋毫累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
- 法度日新美,小不遺毫釐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文相生日
- 前溪有歸客,清思發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和陳屯田秋雨
- 殘雪未消春到晚,彩毫爭落酒行遲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滕王閣
- 是心要收斂,中不容毫厘。 -- 出自宋·李道傳·謁和靖先生虎丘祠堂
- 孱弱困道傍,性命輕毫縷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