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9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岸幘舞得云山搖,揮毫寫出風光透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又似前人
- 中心所樂為,焉有一毫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書范景山先丈逸事
- 大則徑上玉堂揮健毫,不亦小駐粉省班郎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陳笠峰路教之燕
- 杜斷房謀勞午夜,江毫丘錦各名家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寄毛主席延安,兼柬林伯渠、吳玉章、徐特
- 千秋想蕭散,方覺繪毫精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嵇中散畫像
- 宴場禪集盛,霜幅繪毫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隴西都尉禪會圖
- 六經至今存,何曾損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放言二十一首
- 書勤枯簡斷,詩疾紫毫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永寧遣興三首
- 幽深紅葉寺,清凈白毫僧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贈苦行僧
- 自然雙洗耳,唯任白毫生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貽住山僧
- 造物亦惡劇,脫命趙毫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
- 拔上清云顛,輕如一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成名后獻恩門
- 金馬詞臣夜受宣,授毫交直八花磚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把酒只如當日醉,揮毫剩欠尊前客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滿江紅·江繞層城
- 六尺莎階九尺廬,玄毫白楮任生疏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和江進之雜詠四首
- 轉腕摧鋒增崛崎,秋毫繭紙常相隨。 -- 出自唐·朱逵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有唐英主稱好文,仙毫灑落驅風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清輝殿觀唐明皇山水石字歌
- 再鼓未甘衰戰(zhàn)氣,千毫猶可奉詩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微之
- 大官飽溪壑,此特其毫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月出未出山蒼蒼,明毫倒射生寒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
- 最憐長安驕騃兒,翠毫入手春山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故雖百車渠,僅同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務實見寄
- 借籌渭陽幕,邊畫分毫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人生五馬貴莫受侵為韻送胡獻叔守邵陽
- 蜀箋金屑膩,月兔筆毫精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省直書事
- 我生奇氣空嶙峋,揮毫對此不無神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鷹送羅緝熙南歸
- 兵家貴萬全,豈足較毫發(fā)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分甘一不均,戰(zhàn)爭在毫秒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寄弟
- 一片真線要反觀,纖毫外物不相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積雨寫懷
- 正色忠言始是人,一毫巧令獸為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巧言令色章
- 高明掛秋月,精細破毫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臭口未開經萬劫,絲毫才犯鐵輪隨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舜跖善利間,所差亦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此日不再得示同學
- 擊目自多幽興在,揮毫時見彩箋飛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張倅行縣
- 萬物莫移天性淡,一毫無累世緣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梅三篇
- 嘗度登羅浮,鳳凰僅毫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
- 借不中書非所歉,秋毫元重泰山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筆工周永年二首
- 因知造化功,不出纖毫力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觸目
- 三副少多予自窘,一毫去取子能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遇筆屠處士
- 癡人鼻孔無辨,俗子毫端有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趙尉若鈺蘭所六言四首
- 應憐銅墨吏,舒慘在毫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宇文粹二首
- 進德功夫有淺深,一毫間斷即差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進德
- 何處郵亭鏈佳句,彩毫揮罷索清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雪后寄影孺提刑
- 沿名與字發(fā)深旨,宸毫灑落奎鉤文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御筆賜字詩
- 為文攀諷諫,得道在毫厘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馮使君
- 瘦顏顴骨見,滿面雪毫垂。 -- 出自唐·可止·贈樊川長老(一作清尚詩)
- 君子三端擅一名,秋毫雖細握非輕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筆
- 豈知昂霄勢,長養(yǎng)自毫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獨警發(fā)鏗鍧,邪思戢毫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呂居仁惠建昌紙被
- 雪縠烏紗氣似云,搖毫不瞬已成文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子靜閱仆舊舉子文有詩因次原韻
- 豐姿一發(fā)虧,爽氣千毫射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同范智聞五月十四日夜賞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