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9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尚有芥子微,須彌寄毫杪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小桃
- 蟾桂十分明,遠近秋毫見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生查子
- 傍枕厭聽連曉雨,援毫愁賦送春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偶成
- 蟠胸萬螮蝀,區(qū)寰眇毫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從馮黎州飲梅林以山谷舊時愛酒陶彭澤今日梅
- 庭前百拜領翁語,有毫發(fā)愧非翁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
- 區(qū)區(qū)一女子,去留系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鄴守以石刻屈平昭君像見惠因思大夫之忠貫白
- 能吏事深刻,商利謹毫釐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寄題淳安陳令君讀書林
- 名位九牧聳,富貴一毫輕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慶陵季文尚書休致會者三十一人各賦詩
- 嘆吾生,天地里,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一葉下林表
- 君看死生際,不見一毫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高端叔挽詞
- 近觀會稽編,分析及毫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代書寄內(nèi)弟耐翁總干
- 百斛龍文鼎可扛,揮毫曾寄碧油幢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從郭中隱覓酒併呈張君量
- 謝令冥頑推不去世,毫絲無補亦胡顏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連日禱雨猶未應也數(shù)語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
- 對面雨來山欲移,援毫我亦賦新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登安仁云錦驛后挹仙亭三首
- 恨無龍眠手,按此攄毫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子肅示九日山谷間懷兄弟三詩因懷子進子儀次
- 范蠡之所矜,視之眇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吳江華嚴塔院贈了洪講師
- 宇宙在掌握,鬼神露毫端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訪孟守
- 作詩告仆夫,審諸秋毫末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出劍門后日履危徑戲集轎兵方言
- 九章八封莫不然,一毫人力無加焉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
- 憶昔文闈創(chuàng)造初,揮毫紀實有鴻樞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泉州貢院舉梁八詠
- 為要八荒皆壽域,彩毫親跋度人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春貼子·皇后閣五首
- 聽訟鑒燭物,明尤差毫釐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度侄從事行親迎之禮于傅氏朋舊各賦詩贈別老
- 況思萬全計,可畏一毫差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長翁制干制赴審察
- 懷昔三昆皆青春,揮毫翻水驚鬼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先兄叔逢種花池秋初開一朵二侄感悼成韻作柏
- 筆工在昔本市傭,束毫傳筦求售同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唐世有刺郡江表者時宰囑以新淦出筆……
- 垂釣滄浪聽欸乃,揮毫云岫賦逍遙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壽陳崇清侍郎
- 一腹如椰貯夜光,揮毫落紙爛成章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和毗陵傅知錄送其侄得雋廣童科
- 酒酣百慮消,世事等毫末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登鐘山
- 趁西風、且登黃鶴,揮毫先奏秋賦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摸魚兒·趁西風
- 宛見昔制衣,齊力萬毫努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贈筆工吳升
- 旦評期望久,著力在毫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梁上舍必得大學解試
- 開包殘藁在,切勿放毫光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挽如老歸真
- 冰雪生襟袖,云煙散毫牘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賦南墅竹
- 故牘出袖間,數(shù)不差毫釐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懷南塘朱省閱
- 三極經(jīng)綸須是學,一毫愧怍便非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清江韓伯善
- 遇朔必會合,差忒無毫厘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日食罪言
- 有客有客山水仙,揮毫欲寫雪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薦黃平仲過雪巖以詩代簡
- 平生當跡半天下,搖毫掉舌終何成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錢塘潮圖
- 畫師從何知,展玩失毫素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僧過澗圖
- 保此中夜存,微陽有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用清秋鶴發(fā)翁韻賦小書招潔堂
- 洗手奉三尺,不肯枉毫釐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送野塘王經(jīng)歷三十韻
- 設科取藝良已拘,分毫得失如摴蒲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沈保叔國諭試藝右庠
- 此時同載僧,眉上生毫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招鐵鏡明上人同舟入京
- 世俗吝與驕,曾不絲毫牽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包括盡六合,剖析入毫縷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林氏藥圃
- 信留真何許,燁燁楮毫香。 -- 出自宋·沈欽·甘州/八聲甘州
- 搖手無所需,再拜拂毫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贈祝跛
- 春草有詩皆白雪,秋毫無夢到紅塵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紙帳
- 仙來紅燭下,花發(fā)彩毫端。 -- 出自唐·王良士·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
- 從斯分歷象,共仰定毫厘。 -- 出自唐·許稷·閏月定四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