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7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不效艾符趨習俗,但祈蒲酒話升平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端午日
- 折楊皇華合流俗,晉君聽琴枉清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心和得天真,風俗猶太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清漳明府侄聿
- 裴公有仙標,拔俗數千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時欲東游遂有此贈
- 空名束壯士,薄俗棄高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廣陵諸公 (一作留別邯鄲故人)
- 濟人不利己,立俗無嫌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
- 神農好長生,風俗久已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隨州紫陽先生壁
- 自古赤丸成習俗,因公黃犢免提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
- 得意猶堪夸世俗,詔黃新濕字如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董傳留別
- 海康雜蠻蜑,禮俗久未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平時倜儻不驚俗,臨事迂闊乃過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蔡冠卿知饒州
- (是日游崇圣觀,俗所謂樓觀也,乃尹喜舊宅,山腳有授經臺尚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于潛僧綠筠軒
- 機云似我多遺俗,廣受如君不治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叔侄扈駕
- 唐人昔未到,古俗此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轉覺周家新樣俗,?頭巾起后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自言靜中閱世俗,有似不飲觀酒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道原歸覲南康
- 瀟灑使君殊不俗,樽前容我攬須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
- 洛陽古多士,風俗猶爾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馬君實獨樂園
- 置之勿復道,世俗固多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
- 古人不見悲世俗,回首蒼山空白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犍為王氏書樓
- 游于物之初,世俗安得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安道赴南都留臺
- 楊公海中仙,世俗那得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
- 茶為西南病,岷俗記二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朝議守漢州
- 文母憂勤初化俗,曾孫仁孝已通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視履考祥
- 二子蓋悲世悼俗,自傷不見古人,而欲一觀其遺跡,故其勤如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鳳翔八觀(并敘)
- 平生學問止流俗,眾里笙竽誰比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黁公本名清戒,俗謂之戒和尚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黁公詩后(并敘)
- 其王愿助順,其俗善馳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圣朝兼盜賊,異俗更喧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偶題
- 但見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廣未封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荊南,寄別李劍州
- 畏人千里井,問俗九州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,奉呈湖南親友
- 此行收遺甿,風俗方再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
- 小人利口實,薄俗難可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示從孫濟
- 近身皆鳥道,殊俗自人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南極
- 商歌還入夜,巴俗自為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與嚴二郎奉禮別
- 廟堂知至理,風俗盡還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韋左相二十韻
- 細微沾水族,風俗當園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小
- 時觀錦水釣,問俗終相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
- 茲辰南國重,舊俗自相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十月一日
- 舊官寧改漢,淳俗本歸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、虢州岑二十七長史
- 山下千林花太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歸朝歡·山下千林花太俗
- 直躬易媒孽,浮俗多瑕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
- 更無一事移風俗,唯化州民解詠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留題郡齋
- 驚(一作忽)聞俗客爭來集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桃源行
- 鏤金作勝傳荊俗,翦彩為人起晉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人日即事
- 金樽翠杓未免俗,篝火為試江南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梅花
- 浩浩太古音,與俗不同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居家元是客,在俗亦如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意
- 厭煩思病忘,避俗欲陽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舍雜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