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7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應問襄陽舊風俗,為余騎馬習家池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郝判官
- 悠然萬方靜,風俗揖華胥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懿君敦三益,頹俗期一變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題趙孟莊
- 城池春足雨,風俗夜迎神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使君赴邵州
- 得志定知移弊俗,聞風猶足警斯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王介甫
- 所居遠城市,絕俗就閑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廬山者居訥
- 孤名非所求,弊俗詎足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徽之索詩
- 子才希世珍,拔俗起孤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贈王平甫
- 金玉有聲情不俗,蕙蘭之臭美尤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成父
- 適時既非謀,接俗益加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出門
- 彈琴有聲尚近俗,要解弦絕以意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但怪佯狂輕去俗,果聞高論足開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崔伯易
- 守道惡從人,取俗患高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中夜二首
- 植之廛郭旁,流俗多所輕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古道
- 既珍亦可飽,舉俗不見嘗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書懷示友十首
- 曠然神慮靜,濁俗非所寧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步
- 作客古南陽,問俗仁孝敦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董宗禹園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萬方求得之
- 豺虎不能寬遠俗,山川終要識詩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贈傳子文
- 放慵真有味,應俗苦相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放慵
- 卻后五百歲,遠俗增雄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
- 生身后圣哲,隨俗了悲歡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江行晚興
- 愛憎應不染,塵俗自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真上人還蘭若
- 哀哉異教溺頹俗,淳源一去何時還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野哭
- 秉軺偶將命,撫俗煙江湄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庚辰歲將命至巴東時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賦是章
- 誰將幻怪驚愚俗,總向虛空認法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王治中招余飲丹陽劉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
- 漢使曾觀楚風俗,蜀翁未識魯書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哀程袁州
- 生日壽公寧免俗,強復囁嚅空可鄙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元度生日
- 奪我焉支寧免俗,豈無膏沐獨爭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曹彥約昌谷集同官絕賦經(jīng)梅成五十六字
- 漢家傳洛欣,楚俗泛蘭泉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上巳玉津園賜宴
- 北風飫竹實,南俗夸針取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食田螺
- 犀錢湯餅未免俗,琵琶與箏當合彈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戲韓子師
- 想千歲、楚人遺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拾翠羽·春入園林
- 素琴久已無弦,俗子未知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祝英臺近·水空流
- 不會樂天猶近俗,謾將弦管雜煙波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秋月乘興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長橋夜泊南岸旦游
- 洛陽年少材驚俗,車馬猶從陋巷過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蘇文饒見貽之什
- 日記采蘭追楚俗,化孚流荇誦周詩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皇后閣端午帖子
- 潤浹土膏謠萬俗,喜聞玉色舞千官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和府判學士景彝喜雪
- 茱萸結佩聊同俗,鸚鵡傳杯豈吝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同景仁九日宴相公新堂
- 濁酒滿樽聊混俗,嘉蔬登俎在隨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原甫立春日拜賜歸不赴鄰幾會
- 瓜華動都邑,舉俗共遨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騏驥池上與沖卿同賦
- 便有歡聲南畝俗,首傳佳句省陵翁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君俞喜雨
- 閑中密跡常同俗,老去忠言尚愛君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微之通議
- 范滂攬轡方清俗,墨子回車豈惡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如況之聞用歌舞望門而反作此戲之
- 群生困熬暴,嘉俗坐焦灼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久旱喜雨
- 避喧方匿影,走俗枉勞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新晴
- 也知余子十分俗,雅有書生半點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約劉良叔觀苔梅
- 卻笑牡丹猶淺俗,但將濃艷醉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芙蓉花
- 丁寧莫管杏花俗,付與春風一道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
- 常平吾故人,問俗惟初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俞尉
- 耳庸目陋惑世俗,其罪不能三赦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酬朱行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