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7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聞禽嗟異域,問俗訪耆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左殿丞入蜀
- 山川許國近,風俗楚鄉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朱家曲
- 觴詠陶淑真,世俗豈吾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來燕堂與趙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韓子華聯句
- 正身尚可清風俗,當暑何須厭郁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太傅杜相公寵示嘉篇
- 三先陽亢宗,薄俗有慚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裴仲謨
- 血蟲化為癘,夷俗多所神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種白蘘荷
- 希聲閟大樸,聾俗何由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初秋夜坐贈吳武陵
- 南宮有意求遺俗,試檢周書王會篇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
- 九子粽新傳楚俗,赤靈符驗出仙方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御閣
- 循躬思勵己,撫俗愧時康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執契靜三邊
- 夷言聽未慣,越俗循猶乍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縣齋有懷
- 驅車領官吏,氓俗爭相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謝自然詩
- 龍章徒表越,閩俗本殊華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晚憩田家
- 莫言無皓齒,時俗薄朱顏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途中有懷
- 誰遣文章太驚俗,何緣場屋不遣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羅永年西歸二首
- 詩無好語書仍俗,喜氣多多抵得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趙茂甫惠浙曹中筆蜀越薄牋二首
- 銀臺金琖談何俗,礬弟梅兄品未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三花斛三首右水仙
- 神游峨眉山,誑俗笑佛祖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曉明朗,忽然霧起,已而日出,光景奇怪
- 坡云無竹令人俗,我云俗人正累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唐德明秀才玉立齋
- 有花無雪花只俗,有雪無梅雪何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次奉少游梅韻
- 晉陽寒食地,風俗舊來傳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寒食即事
- 皇情念淳古,時俗何浮薄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(一作高適詩)
- 帝途高蕩蕩,風俗厚誾誾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韻
- 江陵道涂近,楚俗云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思歸樂
- 閭閻隨地勝,風俗與華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
- 訛音煩繳繞,輕俗丑威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
- 餞筵君置醴,隨俗我餔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
- 蕭蕭美人脫凡俗,蕉姓稱羅各碧玉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竹圖
- 皇恩溢外區,憬俗詠來蘇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安輯嶺表事平罷歸
- 紛紛桃李皆凡俗,四時之中惟有竹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代謝人見惠墨竹
- 道骨仙風終絕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玉樓春
- 窮鄉固瘠薄,陋俗亦寒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萬州
- 荒隅經歲客,土俗漸相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食罷書字
- 和煙種竹聊醫俗,帶月聞蛙不在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晚歸石湖
- 石湖今日開爐,俗家恰似精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乙巳十月朔開爐三首
- 好風韻、天然異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玉團兒·鉛華淡佇新妝束
- 笑無限、桃粗杏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玉團兒·妍姿艷態腰如束
- 聽歌疑似曲,風俗自相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嚴大夫之桂州
- 樸童茂言語,善俗無驚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濟源春
- 嫉邪霜氣直,問俗春辭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投贈張端公
- --韓愈四方各異俗,適異非所將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遣興聯句
- 搜勝有聞見,逃俗無蹤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儒風一以扇,污俗心皆平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黔府王中丞楚
- 一卷冰雪文,避俗常自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豆盧策歸別墅
- 驚年一葉落,按俗五花嘶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賈侍郎自會稽使回,篇什盈卷,兼蒙見寄一首
- 彼邦本倔強,習俗多驕矜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
- 舊風猶越鼓,馀俗尚吳鉤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吳門二十四韻
- 及郊知雨過,觀俗辨風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見僧心暫靜,從俗事多迍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落第東歸逢僧伯陽
- 宣風問耆艾,敦俗勸耕桑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早登太行山中言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