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 -- 出自·杜牧·泊秦淮
- 年來腸斷秣陵舟,夢繞秦淮水上樓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秦淮雜詩二十首·其一
- 細腰爭舞君沉醉,白日秦兵天下來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楚宮怨二首·其一
- 詩詞名句鑒賞:“芳樹籠秦棧,春流繞蜀城。” -- 出自··
- 爾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蜀道難
- 昔為管將鮑,中奔吳隔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
- 妾家三作相,失勢去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代內贈
- 北風揚胡沙,埋翳周與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門有車馬客行
- 一官即夢寐,脫屣歸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
- 回溪碧流寂無喧,又如秦人月下窺花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
- 薜帶何辭楚,桃源堪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□贈別 【此水旁】
- 惟昔不自媒,擔簦西入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司戶文昆季
- 龍虎相啖食,兵戈逮狂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一
- 影滅彩云斷,遺聲落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鳳凰曲
- 三杯洗戰國,一斗消強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自従周衰更七國,竟使秦人有九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卻尋泉源去,桃花逢避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常山和昔年留別詩
- 還將弄泉手,遮日向西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別雩泉
- 而今只有花含笑,笑道秦皇欲學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廣州蒲澗寺(地產菖蒲,十二節。相傳安期生
- 素與晝公心印合,每思秦子意珠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參寥寄少游?或謂為釋元凈作?
- 胸中自有談天口,坐卻秦軍發墨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晁無咎學士相迎
- 三人一旦同行,(二子與秦少章同寓高齋,復同舟北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
- 凄涼楚些緣吾發,邂逅秦淮為子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杭人裴維甫
- 此生若遇邢和璞,方信秦箏是響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破琴詩(并引)
- 大雨落幽燕,白浪滔天,秦皇島外打魚船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浪淘沙·北戴河
- 今欲東入海,即將西去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
- 蘇武先還漢,黃公豈事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李十二白二十韻
- 洛陽宮殿化為烽,休道秦關百二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主人薨城府,扶櫬歸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蔡十四著作
- 南渡桂水闕舟楫,北歸秦川多鼓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歸
- 商山猶入楚,源水不離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
- 故園當北斗,直指照西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三首
- 嘆君能戀主,久客羨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巴西聞收宮闕,送班司馬入京
- 韋賢初相漢,范叔已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韋左相二十韻
- 西江元下蜀,北斗故臨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歲日
- 接輿還入楚,王粲不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此生那老蜀,不死會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嚴公入朝十韻
- 泊船悲喜后,款款話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觀即到,復題短篇二首
- 地平江動蜀,天闊樹浮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
- 綿谷元通漢,沱江不向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別何邕
- 兵戈猶擁蜀,賦斂強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白帝城二首
- 地利西通蜀,天文北照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陵望幸
- 近傳王在洛,復道使歸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錦江元過楚,劍閣復通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謁先主廟(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)
- 未聞細柳散金甲,腸斷秦川流濁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即事(一作天畔)
- 政爾良難君臣事,晚聽秦箏聲苦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下馬東山路
- 雨打風吹何處是,漢殿秦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浪淘沙·身世酒杯中
- 笛怨音含楚,箏嬌語帶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
- 孤舟三適楚,羸馬四經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朱陳村
- 下有一條路,通達楚與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商山最高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