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河流回二陜,山勢壯三秦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御制祀后土
- 子云年少行所為,今出秦關獨疲苶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鄰封愿得還如此,免說秦饑與晉饑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次韻和李殿院詠雪
- 嗟哉主將失紀律,百萬秦人半為鬼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依稀王謝鳴珂里,仿佛秦箏云母屏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清溪閣交胡仲蓄芳韻
- 重盟鏡約,還記得、前度秦嘉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渡江云·錦香繚繞地
- 諸儒坑盡一身余,始覺秦家網目疏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經下邳
- 問子何勞勞,上書西入秦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幽閨匿跡那可久,花里秦宮君知否?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三鴛鴦篇
- 露痕煙跡漬紅貌,疑別秦宮初斷腸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蕭史圖歌
- 暮峰和玉壘,回望不通秦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夏侯審游蜀
- 夷陵城闕倚朝云,戰敗秦師縱火焚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夷陵
- 包胥不動咸陽哭,爭得秦兵出武關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秦庭
- 至今谷口泉嗚咽,猶似秦人恨李斯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殺子谷
- 誰憐君有翻身術,解向秦宮殺趙高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軹道
- 王粲頻征楚,君恩許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發襄陽后卻寄公安人
- 龍泉一淬名因得,不待秦皇發冢來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
- 商山不可極,跨壓梁與秦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家子震寺丞
- 往歲游西謁李長,隴云秦樹勝風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秦川馬從事
- 六朝舊時明月,清夜滿秦淮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訴衷情·鍾山影里看樓臺
- 日斜鐘阜煙凝碧,霜落秦淮水漫流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青溪閣
- 如何淡素衣龍袞,一似秦宮入道人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黃木香與九兄
- 山腳斕斑日到遲,清連秦樹夜猿悲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望秦山殘雪
- 風木悲吟楚,晴沙巧籀秦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省剡姊
- 秋韃人散雨千絲,誰把秦笙隔院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湖上
- 君不見相如草檄西入秦,蜀山憔悴生煙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高皇過沛圖
- 山中老子一間屋,屋后秦人五大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牛庵后古松五株
- 黃金漢鼎青錯落,綠玉秦璽紅屈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刊匠圖書冊
- 世人但識三尺嘴,儀從秦橫竟誰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訥齋
- 井田變阡陌,萬世以罪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制
- 阿房三月焦土,有罪與秦同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咸陽懷古,復用前韻。
- 秦固亡人六國,楚復絕秦三世,萬世果誰終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咸陽懷古,復用前韻。
- 宋齊魯衛既霧滃,蔡陳秦楚尤云蒸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風流江令倦游歸,惟見秦淮依舊碧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秦淮歌
- 勉強聽鄉里,垂老西游秦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陳公美四首
- 欲令虞芮成禮讓,不遣秦越相譏訶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疊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
- 天開漢統王巴蜀,云從秦繇起沛豐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百年三萬六千日,也是秦時{左車右度}轢鉆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千里同風無遠近,未分秦隴與瀟湘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晁發道
- 真成馭鶴乘鸞去,未愜秦皇好大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秦望山二首
- 抽弦促柱聽秦箏,無限秦人悲怨聲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聽箏
- 花留身住越,月遞夢還秦。 -- 出自唐·薛瑩·句
- 愁望洞庭空落木,夢游秦苑總荒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舍雨中聽江卿吹簫
- 須知竹死愁方盡,莫恨秦人鞭赭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湘君圖
- 如何才出閶門外,已似秦淮夜泊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將赴金陵始出閶門夜泊(二首)
- 桐孫竹祖俱相笑,欲把秦音長子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宮觀請不遂揀兵戍河朔
- 晚年雖卜浣花居,心折秦云恨有余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三川言十數年前嘗有一短帽騎驢之士半醉徘徊
- 一從孔氏去藏書,直至秦人不喜儒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儒富莊
- 君記取、不為呂黨,亦非秦客檜有十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下見西山
- 廣筑長城一,紛紛走避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