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風化本從召,河山來自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待制知陜府
- 廢壘漢錍金刻字,古原秦冢石為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察推縝之鄧州
- 次述盈百卷,補亡如繼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宋次道中道
- 帝堯平百姓,高祖宅三秦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劉長史答十九兄
- 卿家本六郡,年長入三秦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劉生
- 夏課詩成又旅游,離離秦樹葉驚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
- 為匠雖非郢,吟詩莫謂秦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吳起初辭魏,張儀乍入秦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悲喜吟
- 鐘儀悲去楚,隨會泣留秦。 -- 出自隋·呂讓·和入京
- 久共趨名利,龍鐘獨滯秦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韓校書赴江西幕
- 平生蘭省追高步,老去秦川共此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高才更難及,淮海一髯秦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
- 掛圖天漢朝霞上,落影秦關夕照余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華岳歸道中望仙掌
- 九韶先幸舜,五嶺后通秦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五十韻
- 手足誰魯衛,肝膽多越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示諸兒韻
- 揮手世閒塵,忘言晉與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石秀叔
- 君向長安余適越,獨登秦望望秦川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李秀才入京
- 漢將猶防虜,吳官欲向秦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別江南
- 昔為形與影,今為胡與秦。 -- 出自魏晉·傅玄·豫章行苦相篇
- 斜日楚楓低候雁,早霜秦樹送殘蟬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西征道中寄友人
- 須知鈞會人同樂,莫嘆秦侯抱疾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燈夕在告聞游人甚盛
- 歌緣郢客高難和,璧是秦人誤指瑕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同年王圣源南都講授
- 皂衣京兆數論兵,西護秦臺暫抗旍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王龍圖鎮秦亭
- 靜治龍舒邑,氂生盜向秦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孫景赴懷寧尉
- 使君邀勝留千騎,可在秦樓更向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鄰亭真
- 南士多文章,最愛蔡與秦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
- 奇窮易投閣,區區賦劇秦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淵明飲酒詩:
- 地留京洛豪華氣,川帶秦韓戰伐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
- 寂寞俱不偶,裹糧空入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顧朝陽還吳
- 徒云多失意,猶自惜離秦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長安春日
- 花暗楚城春醉少,月涼秦塞夜愁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長安歲暮
- 暗灘水落漲虛沙,灘去秦吳萬里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海府罷,南康阻淺,行侶稍稍登陸而邁,主
- 素車應度洛,珠履更歸秦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京口津亭送張崔二侍御
- 東西車馬塵,鞏洛與咸秦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早發壽安次永壽渡
- 見說桃源洞,如今猶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尋紀道士偶會諸叟
- 江峰峰頂人,受法老西秦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興善寺僧道深院
- 帶雪復銜春,橫天占半秦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終南山
- 冰結楊柳津,從吳去入秦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竇十九叔向赴京
- 重岡如抱岳如蹲,屈曲秦川勢自尊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潼關河亭
- 云漫隴樹魂應斷,歌接秦樓夢不成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鸚鵡
- 天下已歸漢,山中猶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過四皓廟
- 報國將臨虜,之藩不離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
- 誰知滄海月,取桂卻來秦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陸肱歸吳興
- 包胥非救楚,隨會反留秦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過庾信宅
- 蒲坂橫臨晉,華芝曉望秦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度蒲關應制
- 鄧州城樓高百尺,楚岫秦云不相隔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鄧州城樓
- 衡門亦無路,何況入西秦? -- 出自唐·曹鄴·入關
- 不知今有漢,唯言昔避秦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田家三首(一作王勃詩)
- 酒闌還執手,之子擬歸秦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送李生歸秦中
- 閑想舊游都似夢,別來秦樹又西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憶樊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