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5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朝涉白水源,暫與人俗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
- 黟縣小桃源,煙霞百里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小桃源
- 西涉清洛源,頗驚人世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一往桃花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十一
- 去去桃花源,何時見歸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
- 澆風散淳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五
- 屈平竄湘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五十一
- (老人,王慶源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
- 彭蠡東北源,廬阜西南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
- 多憂污桃源,拙計泥銅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二首
- 秉心識本源,于事少滯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信行遠修水筒(引水筒)
- 膏明自爇源多事,雁默先烹為不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歲暮
- 落日下河源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
- 落日下河源,寒山靜秋塞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
- 飲水必清源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濟上四賢詠(三首。濟州官舍作)
- 治水不治源,九載亦何有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家居自戒
- 導河積石源流正,維岳崧高氣象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宛陵先生詩
- 我欲反其源,默觀受氣初,梃刃之所加,慘若在我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戒殺
- 百疾皆有源,雖愚猶自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寓規
- 淳薄既異源,旋復還幽蔽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桃花源詩
- 高穴逗遠源,泠泠落山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鮑公水
- 巨川非一源,源亦在眾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七華亭谷
- 疑入武陵源,如逢漢陰老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尋幽居處
- 炎蒸動泉源,積潦搜山趾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治疾不知源,橫死紛如麻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潘景溫叟
- 撫水有上源,水淺山嶮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萬里江海源,千秋松桂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天平山白云泉
- 嵩高發靈源,北望洛陽注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一·公路澗
- 潢潦無根源,朝滿夕已除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符讀書城南
- 何能堙其源,惟有土一畚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嘲鼾睡
- 已窮佛根源,粗識事輗軏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文暢師北游
- 剖竹走泉源,開廊架崖廣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,因獻楊常
- 但看此水源無竭,底用玄談谷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余處恭贈方士閻都干
- 溪水有請源,蹇裳靡沾濕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小敷谷龍潭祠作
- 路出古昌源,石瘦冰霜潔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卜算子·象筆帶香題
- 人事改,花源在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千秋歲·北城南埭
- 砂床毓靈源,石液漱和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溫泉
- 針藥及病源,以石投深池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求友
- 經過湘水源,懷古方踟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旅次湘沅有懷靈均
- 誰開昆侖源,流出混沌河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泛黃河
- 吾聞絕一源,戰勝自十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
- 公能知本源,佛亦不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頤軒詩六首
- 正恐利一源,未塞兔三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
- 流俗暗本源,謂神吐其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貴池
- 疏水必有源,析薪必有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諸友
- 地推八米源流盛,才笑三張事業貧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
- 老佛同一源,出山便異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遲田舍雜詩九首
- 連宵暑雨源初接,發地春雷夜有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舜泉復發
- 千澗無別源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望水詩
- 君子事河源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紹古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