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5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楚水千百源,洞庭為壯觀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廟下候風呈同行
- 上有不測源,下有無盡流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勉學詩(八首)
- 所嗟啟利源,開國始于荊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閻才元因程伯珍來寄近詩一軸不能盡和用師淮
- 舊傳江發源,瀵涌出沈黎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
- 即此非桃源,復何工擬議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武夷山
- 千年正統源流遠,三圣遺書簡牘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林堂長韻
- 始信武陵源,有路通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升·釣魚臺
- 峰高云邃源荒茫,但見巖飛練千尺。 -- 出自宋·程鳴鳳·楊歷巖
- 寶葉山中源悟師,布衲百結面如癡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瑞上人求詩
- 世人羨桃源,桃源復何有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
- 三岡肇茲源,清曠可百井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賞梅游中塘分韻得影字呈水心
- 恍兮莫窮源,雜然應有眼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醴泉
- 滔滔活水源頭落,卻笑奔流爭萬壑。 -- 出自宋·丁天錫·澄心軒
- 動靜極根源,萬物無所逃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寄襄陽楊侍郎三丈
- 龍文發南源,圖書粲東壁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悼亡秘書
- 又如水有源,源清無濁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
- 力深一代源,聲匝四海流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余直卿廷對
- 國家有禍源,王氏變新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宋元繪挽詞
- 張子涉其源,超然意冥會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自堂詩為張億作
- 入道窮根源,高情轉寥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何耕道還邛南贈詩為別
- 七椀鏖郝源,一水斗雙井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葛仙茗園
- 鑒止更澄源,紛紛萬緣息。 -- 出自宋·黃璞·題玉泉
- 鑒止更澄源,紛紛萬緣息。 -- 出自宋·黃樸·玉泉
- 金溪有金源,昔我未嘗造。 -- 出自宋·黃叔美·金塔
- 澄清疏浚源,披攘塞邪徑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南埜書懷
- 德積固有源,吉卜可無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瑞松亭
- 修文禮樂源何大,振筆云雷澤益滋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寄內翰王同年
- 鐵船泛海源流遠,玉柱擎天星斗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知已·題靈巖洞
- 我俗逆靈源,乘槎間牛斗。 -- 出自宋·劉邊·仙船巖
- 未若洞中源,靜淵如得適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冰泉洞
- 寶劍護深源,蒼珉環甃壁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惠山泉
- 君子貴養源,毋事駕說勞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讀漢史
- 萬一有桃源,當期郎共隱。 -- 出自宋·龍輔·山中寄外
- 一川水滿源頭活,半夜天高月色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辛卯入杭呈王察判
- 儒林急淵源,不遣朔庭空。 -- 出自宋·羅鑒·題吳氏四賢堂
- 天機盡放源難測,地軸陰收跡莫搜。 -- 出自宋·羅相·和翠蛟
- 事當究本源,瑣細不足籌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趙運使二首
- 隱幾賾淵源,篆香隨玉塵。 -- 出自宋·釋長吉·題清輝堂
- 直饒徹根源,也是泥中洗土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窮到不知源處,風枝雨葉蕭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竹溪
- 渡水識歸源,看云悟舒卷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自紀
- 望望極寒源,由言放輕槳。 -- 出自宋·釋行肇·泛若耶溪
- 出谷與歸源,一時俱備足。 -- 出自宋·釋玄應·偈
- 左右逢其源,煩中入胸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浩浩資深源汲汲,翹松野鶴表吾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十四首
- 吃了入桃源,未是真如理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一體同觀分第十八
- 秀江千古源何極,非干今日與明朝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造袁州浮橋語
- 徹造化之源,據生殺之要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寄問諸苦源,來者不來者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病起酬如禪德
- 泊出靈源,源清流徹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長靈舊和尚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