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5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刷羽泛清源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酬謝宣城朓詩
- 隴頭云,桃源路,兩魂消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酒泉子·庭樹霜凋
- 千古龍逢源不死,七竅比干肺腑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方景兩先生廟
- 乃知樂有源,鐘鼓皆波瀾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昨日春風(fēng)源上路,可憐紅錦枉拋泥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春雨
- 流水武陵源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浪淘沙·楊柳日三眠
- 觱拂濼水源,淵淪晉溪波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弭節(jié)赴河源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隋王鼓吹曲 從戎曲
- 方尋桂水源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將游湘水尋句溪詩
- 釋氏慧之源,儒者誠之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定齋為楊和甫賦
- 水波瀾者源必遠(yuǎn)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征調(diào)曲 一
- 寂絕到桃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(fēng)詩 五
- 流雪長河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法筵應(yīng)詔詩
- 并是桃花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擬詠懷詩 二五
- 直進桃花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報趙王惠酒詩
- 無異桃花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徐報使來止一相見詩
- 積弊有根源,終成腸肺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盜賊有根源,厥咎由官府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法當(dāng)究其源,剪鋤去根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導(dǎo)水必尋源,源達(dá)流乃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其來雖愧源流淺,所得須憐雅頌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投從叔補闕
- 春常在,仙源路隔,空自泛漁舟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滿庭芳·花陌千條
- 積漸開詞源,一派分萬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襄陽耆舊傳,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
- 先開否臧源,次筑經(jīng)緯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(fù)示榮唱
- 初開鑿本源,漸乃疏旁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(fù)示榮唱
- 則知造化源,方寸能展縮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美楊侍御清文見示
- 歸未得、仙源應(yīng)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摸魚兒·歲華向晚
- 積石導(dǎo)淵源,沄沄瀉昆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黃河
- 鼓枻出僊源,繁英猶邐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
- 使君去窮源,林外留車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滁州豐樂亭
- 何當(dāng)發(fā)泉源,綠水浸沙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將行寒昭亭祠喜雨
- 乾坤露根源,君臣排角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進道堂夜話
- 古意得河源,新聲變春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張令卷
- 麻田異麻源,石路春無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南江鄰幾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張隱枯種松檜
- 深非桃花源,自有漁者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·華亭谷
- 濟水有清源,桂樹多芳根。 -- 出自南北·吳均·酬別江主簿屯騎
- 去秋游洛源,今秋游洛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懷舊
- 方塘含清源。 -- 出自魏晉·劉楨·贈徐干詩
- 羨君句法源頭活,此意曾參紫紫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高潔堂來見因次前韻三首
- 門外流渠源水活,不妨?xí)r濯自吾冠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陳子得書樓
- 更誰問、桃源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太常引·非僧非俗不求仙
- 下而至真源,保之故難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放言二十一首
- 天臺妙教源欲啟,來此一酌曹溪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大蘇凈居寺
- 但恐桃花源,回舟已青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廣化遇雨
- 我欲究其源,宏闊未易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糶官粟有感
- 沈姿無定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日出東南隅行
- 但教清淺源流在,天路朝宗會有期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嘉陵江
- 知誰洪其源,使世乘其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
- 冀以寫憂源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州名詩
- 滄流未可源,高帆去何已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之零陵郡次新亭
“源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