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5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吾宗學力源委俱,決為巨川潴陂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學正惠詩酬以長句
- 試仿佛仙源,重尋當日千樹桃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憶舊游·念花邊玉漏
- 樂彼洧水源,近且具茨根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游超化寺
- 水接桃花源上路,人行巫女峽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曹溪道中呈何公顯
- 妙香□壑源,慰子千古心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西山林尉韻
- 道人了本源,超然契無生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郭信可琴中趣軒
- 伊流如學源,一洗眾病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程機宜見貽
- 慶傳八葉源流無,氣廩三秋表里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贈蕭守
- 正欲叩淵源,獨恨未暇耳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寄季元集
- 我聞桃花源,其先是秦世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桃花源
- 人號小桃源,景物適相契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桃花源
- 為霖有真源,中路困坑竇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驟雨
- 載考江發源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峽中賦百韻
- 天方濬其源,沃日勢未止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職
- 橫來莫知源,委去無尋跡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再賦醒心亭
- 問學須淵源,文字要追琢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汪先輩昆仲聽雨軒
- 乍疑武陵源,秦人儻再逢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桃花菊
- 野水不知源,繞徑幾萬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龍瑞宮
- 君家江發源,我生瀛之壖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成都魯講書
- 沿流盍尋源,循踵良自寧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苦熱喜雨
- 幽幽桃華源,尚不知有漢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
- 風物小桃源,春事還如許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生查子
- 若窮句法源流遠,曾見梅山唱和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
- 馬骔嶺下源初發,鵝口山前漸可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
- 邂逅桃花源,一笑若相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
- 周程授受源流遠,廣受聲名物望均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郭峽州二首
- 六義極淵源,一貫相授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
- 之子酌彼源,紺潔玉斗奭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奉賦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園詠歸堂二首
- 何必種桃源,始入仙者圖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馮公嶺
- 支流滀清源,弱羽無高翔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入馀杭到
- 誰知道,清源路遠,直上即蓬萊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滿庭芳·鄭履聲傳
- 釋伽弘其源,方識宇宙大,河沙與寶塔,平待了無礙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已訥二老軒
- 西有它山源,盈科通晝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可齋陳大卿政成暇蒐討河渠為鄉國長久慮開萬
- 憑誰提起源頭話,治國齊家要六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參政生日
- 正須澄心源,乃許窺道妙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送湯伯紀歸安仁
- 天真浚其源,人偽窒其竇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志道生日為詩勉之
- 日用根本源,至大至剛意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余少日不能持養志氣所暴多矣邇來方喜問學之
- 亦既疏淪,源清則亨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明禋進戒詩
- 異聞驗清源,奇質自天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人頭山肅謁石壁清源真君像
- 派為濂溪源,下有愛蓮翁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歸自鄂雙蓮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
- 簣覆基峙,源澄流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
- 劂維天葩,源宋跨唐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仁宗皇帝二詩御漢體書贊
- 先王筆法源于蘇,奕然世全繇庭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銀青制劄帖贊
- 世無武陵源,異境空蟠胸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李夔州乃
- 便淵明、桃源記在,幾人知此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賀新郎·了卻兒癡外
- 空遐想,桃源春媚,安得追隨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聲甘州·自六朝
- 冰寒水見源流盛,玉在山知潤澤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酉慶周子將壽八十
- 西派溯其源,境物入陶寫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
- 逾月留窮源,不覺歲云暮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天寒留滯山中即事
- 似誤出桃源,再尋仙路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掃花游/掃地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