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解把飛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 -- 出自唐·曾鞏·詠柳
- 今宵注眼看不見,更許螢火爭清寒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見月
-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,冷落清秋節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雨霖鈴
- 直道相思了無益,未妨惆悵是清狂 -- 出自·李商隱·無題
- 蜂須輕惹百花心,蕙風蘭思寄清琴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浣溪沙·握手河橋柳似金
- 天長雁影稀,月落山容瘦,冷清清暮秋時候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沉醉東風·重九
- 風老鶯雛,雨肥梅子,午陰嘉樹清圓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
- 橋北橋南千百樹,綠煙金穗映清流。 -- 出自明·朱栴·官橋柳色
- 萬條千縷綠相迎。舞煙眠雨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·二月和風到碧城
- 一郡官閑唯副使,一年冷節是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清明日獨酌
- 思鄉名句賞析:野曠天低樹,江清月近人 -- 出自··
- “來如雷霆收震怒,罷如江海凝清光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直道相思了無益,未妨惆悵是清狂”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-- 出自··
- 風老鶯雛,雨肥梅子,午陰嘉樹清圓 -- 出自··
- 惆悵東欄一株雪,人生看得幾清明 -- 出自··
- 日暮蒼山蘭舟安,本無落霞綴清泉。 -- 出自··日暮蒼山蘭舟安
- 蓬萊文章建安骨,中間小謝又清發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
- 折楊皇華合流俗,晉君聽琴枉清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平頭奴子搖大扇,五月不熱疑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梁園吟
- 賴遇南平豁方寸,復兼夫子持清論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贈韋南陵冰
- 蒲鞭掛檐枝,示恥無撲抶.琴清月當戶,人寂風入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清漳明府侄聿
- 故人贈我我不違,著令山水含清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
- 君能禮此最下士,九州拭目瞻清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潘侍御論錢少陽
- )前年賞花真盛哉,道人勸我清明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惜花
- 天香國艷肯相顧,知我酒熟詩清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長恨漫天柳絮輕,只將飛舞占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
- 臺中絳帳誰復見,臺下野水浮清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渚宮
- 去年花落在徐州,對月酣歌美清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余杭自是山水窟,仄聞吳興更清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之湖州戲贈莘老
- 舊雨來人今不來,油然獨酌臥清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王定國
- 一杯相屬君勿辭,此境何殊泛清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黃樓作
- 雨中有淚亦凄愴,月下無人更清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
- 先生獨飲勿嘆息,幸有落月窺清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
- 非鬼非人意其仙,石扉三叩聲清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于馮當世者
- 每向銅人話疇昔,故教鐵杖斗清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二首
- 猶喜大江同一味,故應千里共清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
- ?予與劉器之同發虔州,江水忽清漲丈余,贛石三百里無一見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和清都觀謝道士童顏鬒發問其年生于丙子蓋
- 至永和,器之解舟先去,予獨游清都,作此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和清都觀謝道士童顏鬒發問其年生于丙子蓋
- 朝看濃翠傲炎赫,夜愛疏影搖清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柳湖感物
- 共向北山尋二士,畫橈鼉鼓聒清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老去山林徒夢想,雨馀鐘鼓更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清涼寺和長老
- 兩坊岐薛甯與申,憑陵內廄多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申王畫馬圖?或謂為蔡肇作?
- 六龍西幸峨眉棧,悲風便入華清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破裓山僧憐耿介,練裙溪女斗清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
- 遣子窮愁天有意,吳中山水要清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晁同年九日見寄
- 欲曉銅瓶下井欄,鏗鍠金殿發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夫人閣四首
- 怪君便爾忘故鄉,稻熟魚肥信清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(任時知瀘州,亦坐事
- 偶為老僧煎茗粥,自攜修綆汲清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三首
- 道人未放泉出山,曲折虛堂瀉清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