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徑草微微護淺沙,小山叢竹玉清家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寓玉清觀
- 漢武求仙事最迂,自然山澤盡清臞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有感
- 春管秋毫取次生,應待山中氣清肅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贈筆生施廷用
- 他日東歸訪幽勝,瑤琴為我奏清商。 -- 出自明·袁廷玉·題張得中江村書屋
- 奉使還時報天子,早遣官軍復清水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龍支行
- 遍插園蔬防舊客,豫栽籬菊待清秋。 -- 出自明·張邦奇·夏日村居(二首)
- 三五朵皆呈絕色,百千花盡避清塵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嬴女吹簫慶合歡,羿姬獨宿啼清露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河仙謠
- 考槃一室已千載,至今林下生清風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東覽篇
- 妖星夜半躔奎宿,山川千載還清淑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贈呂仲善之北平搜訪遺事
- 八月十五夜未央,中天皓月懸清光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黃星行
- 武夷清冷過九曲,匡廬疊嶂聞清猿。 -- 出自明·鄭定·南風謠
- 垂楊十里鎖輕陰,芙蓉半渚瀁清馥。 -- 出自明·鄭枋·江南曲
- 方平倘會蔡經家,為報扶桑水清淺。 -- 出自明·朱高煦·懷仙歌賜周玄初(永樂四年九月十九日。見周
- 朔漠離愁成白發,南州鄉夢起清笳。 -- 出自明·朱夢炎·和顏子中韻
- 朝朝飛神馭炁超汗漫,直上太清朝紫微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御制山水圖歌賜長春真人劉淵然歸南京(有序
- 漸少松杉圍窣堵,無多桃李過清明。 -- 出自明·邾經·奉陪志學彥魯仲原三君同登虎丘漫賦長句就呈
- 吳綾本自淞水剪,誰把淄澠辨清濁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唐寅畫山水歌
- 又向清湘弄一舟,笑將雙腳問清流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疊前韻(二首)
- 青鳥銜書來閬苑,笑指蓬萊水清淺。 -- 出自明·鄒亮·水仙花效李長吉
- 宓妃肌膚瑩冰雪,體素含香敻清絕。 -- 出自明·鄒亮·又效溫飛卿
- 四座賓客不肯散,時時顧影流清盼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清夜吟
- 莼菜可羹鱸可鲙,聽漁舟、晚唱清溪曲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賀新郎·繡口瑯玕腹
- 天愛禪心圓且潔,故添明月伴清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風折松聯句
- 今宵注眼看不見,更許螢火爭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中秋見月
- 來如雷霆收震怒,罷如江海凝清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
- 直道相思了無益,未妨惆悵是清狂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無題二首
-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冷落清秋節!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雨霖鈴·寒蟬凄切
- 渺渺金河漲欲平,數支分綠報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二──御溝
- 日光煮水復成湯,此外何處能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二月苦熱
- 風老鶯雛,雨肥梅子,午陰嘉樹清圓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
- 小兒五歲氣食牛,冰壺玉衡懸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十三拍
- 諫草未成眠未穩,始知天上極清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
- 歸去伊川瀟灑地,不須遺念屬清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李昭敘供備宴別湖亭
- 莫把朱欄強圍繞,山家事事要清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其二平溪堂
- 短綆不收容盥濯,紅泥仍許置清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揚州五詠 蜀井〈在大明寺。〉
- 雷雨連年起臥龍,穆然臺閣有清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次韻門下劉侍郎直
- 此去仍家江海上,不妨一葉弄清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留滯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聞當除官真揚間偶成
- 解把飛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柳
- 一郡官閑唯副使,一年冷節是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清明日獨酌
- 行盡江南最遠山,卻尋干越上清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初上安仁灘清見毛發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從
- 少年恃險若平地,獨倚長劍凌清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行路難三首
- 煙月揚州如夢寐,江山建業又清明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吳門春仲送李生還長干
- 天長雁影稀,月落山容瘦,冷清清暮秋時候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沉醉東風·題紅葉清流御溝
- 河漢如云掃泬寥,登東寒鐵響清宵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十九
- 到頭還用真宰心,何如上下皆清氣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五首
- 六龍西幸峨眉棧,悲風便入華清院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驪山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