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天臺雁蕩最深秀,水驚石瘦尤清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徑山
- 應過語溪否,試笑挹中郎,還叩清弄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探芳信·夜寒重
- 東海青桑生處,勁風吹淺,瀛洲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龍吟·墮虹際
- 蕙帳移、煙雨孤山,待對影、落梅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玉京謠·蝶夢迷清曉
- 明月滿天霜氣重,梅花風韻更清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二三
- 今日開門見遠山,煉師壇下列清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四十
- 今日登高不見山,乾坤混混太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后
- 高歌不覺凜毛發,坐令異境生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索筍長句寄傅隱君
- 歲寒節操不可降,未舉已覺生清涼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謝曹隱君惠扇歌
- 人世紅塵高沒馬,老禪方丈足清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聽秋軒
- 山空無塵明月冷,時復夢里聞清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天臺行
- 湖上無書問老逋,冰霜巖壑迥清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五一
- 人世紅塵漲碧空,薜窗蘿幾自清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王有恒山房
- 今朝看畫心茫茫,坐久不覺生清涼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柯博士竹圖
- 開徑不曾防俗客,讀書恰是得清涼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揚州成元章居竹軒
- 飲冰食蘗二十載,濁徑終不污清渭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潤之焉城
- 瘦夷一枝橫照水,疏花點點耐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九
- 才見一抹斜陽,半堤香草,頓惹清愁起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湘月·天風吹我
- 擬策孤筇避冶游,上方一塔俯清秋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38
- 道蘊談鋒不落詮,耳根何福受清圓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63
- 俎膾飛沉竹肉喧,侍郎十日敞清尊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6
- 塵埃倦客,風月羈心,潘鬢曉來清鏡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玉京秋·隴首霜晴
- 南郭何人卜筑幽,平田高樹帶清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陳留南城馬上簡李公年
- 坐想蘭亭通曲水,行聞上已接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呈李之儀
- 三尺京塵袞袞中,略無閑地貯清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周開祖出守鄱陽
- 好泛羽觴修舊事,為書繭紙記清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永城縣園水亭
- 別后交游定相憶,酒燈棋雨幾清宵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岑迪
- 今日含毫與題品,可憐殊不愧清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鬨然秀發因成二章
- 海岸空聞有孤絕,山中休道更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追和彭城太尉夏月寄題湖上湛源大師房
- 訪舊約僧登北固,破程乘月宿清淮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史宮贊蘭溪解印歸闕
- 且與巾箱為玩好,更無篇什寫清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謝馬程先輩惠蜀牋
- 已聽高文吟太古,更開昏眼洗清流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孫正之二首
- 湖面平隨葦岸長,碧天垂影入清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二首
- 莫作山齋久留意,中臺虛位有清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陳郎中還京兼過九江新宅
- 草萌出土亦過寸,眾芳次第掛清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吳秀才
- 據經若此非臆決,皎如秋日浮清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地動
- 山花得折隨好丑,村酒可醉無清濁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二弟侍親將至
- 東方吐日光入戶,素壁閃閃含清輝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劉醫博
- 匪神之靈,匪機之微,如將白云,清風與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青春鸚鵡,楊柳樓臺,碧山人來,清酒滿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煩暑若和煙露裛,便同佛手灑清涼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楊柳枝二首
- 百頃平皋連別館,兩行疏柳拂清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貺題潞公東莊
- 珍果醇醪與新句,并將佳味助清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懋賢聞道矩小軒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詩
- 莫嘆黃花過嘉節,且將素發共清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王少卿十日與留臺國子監崇崇福宮諸官赴王
- 袞職區區未能補,何時余論奉清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詩謹依韻酬和
- 紅葉寺深秋晚郵,蒼山鐘迥夜清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太博知岳州
- 大篇短韻間金石,遠追吉甫流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
- 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橫引成清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壽安雜詩十首·噴玉泉
- 花下客來醒亦好,猶勝閉戶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小詩招僚友晚游后園二首
- 臥病高齋倚葛巾,陌頭何地著清真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臥邸寄帥思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