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絮酒只雞千載事,楚天明日是清明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先寒食一日同張了心哭王太湖袁翰林
- 誰是詩中疏鑿手,暫教涇渭各清渾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絳闕凌風,瑤池玩月,眾仙侍立清班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庭芳·絳闕凌風
- 黃花*露,碧瓦凝霜,香馥郡齋清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永遇樂·龍閣先分
- 洛岸秋晴夕照長,鳳樓龍闕倚清光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
- 何代何王不戰爭,盡從離亂見清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憫耕者
- 只有一般輸我處,君王未有此清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柳困花慵風力輕,脫禪衣裌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詞七首
- 寶馬香車政踏青,豈知已自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行春辭九首
- 簫管一聲人未寢,滿林明月浸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棲鳳亭四首
- 谷草凝煙色凈明,野猿悲露聲清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洞門紫翠交相映,林幄山屏更清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不識隱之心與口,酌泉依舊只清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酌貪泉因吊吳隱之三首
- 搖頭不答徑拂袖,白云眇眇迷清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飛仙吟送張道士
- 仁老胸中有雪月,畫出梅花更清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畫中眾仙歌
- 凌風傲雪冷幾時,翠色不改常清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畫中眾仙歌
- 峽口青門束碧流,天生雙劍割清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至肇慶府硯巖
- 翁牖蓽門關小逕,乾柴白米煮清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貧軒
- 奇花兩朵香一爐,片心無事便清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清勝軒壁
- 萬斛蒼煙戀釣磯,一川秋綠漾清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次韻永興王宰游鐘成觀二首
- 香穗橫窗盤瘦影,茗花浮枕斗清芬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甕齋
- 宛然幽澗聽鳴泉,偶雜修篁戛清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聽趙琴士鳴弦
- 內外渾無一點陰,萬象光中玉清鏡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金丹火候訣
- 長日扃門坐小亭,松陰竹影自清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中偶成二首
- 瀲滟金盤掛寒巘,嬋娟玉鏡沉清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月軒
- 況能驀直逕路行,一條直上三清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一朵寒香已自奇,高丫兩朵更清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折梅二首
- 西壁千巖青未了,萬頃嵐光薄清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挹爽
- 野蔌山肴酬白醑,乾柴凈米煮清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盧隱居
- 洗鐺簇火煎雪茶,垂簾疊足說清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詠雪于清虛堂火閣
- 何道兩山俱翠紫,霅苕二水合清污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沈同知
- 紫闕苕嶢,紺宇邃深,望極絳河清淺。 -- 出自宋·趙佶·聒龍謠·紫闕苕嶢
- 風拍小簾燈暈舞,對閑影,冷清清,憶舊游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梅花引 荊溪阻雪
- 句曲峰高倚太陽,不風巖谷自清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
- 返蟾歸兔復纖阿,萬古游塵避清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
- 露下星河光瀲滟,月明巖谷氣清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普濟寺遣懷
- 回頭大笑武皇帝,柏梁桂館空清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淮南王
- 瑤臺三島消息斷,安得羽翼歸清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
- 吳王扶頭酒初醒,秉燭張筵樂清景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白苧詞
- 舊德徐方天下聞,當年熊軾繼清芬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漳州張怡使君
- 日照金戈,云隨黃傘,徑渡大河清曉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邊城寒早
- 五陵蕭瑟,中原杳杳,但有滿襟清淚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永遇樂·秋色方濃
- 重出故山生白發,卻裝新卷謁清賢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出山逢高員外
- 日日披誠奉昌運,王人織路傳清問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張仆射朝天行
- 隨牒忽離南北巷,解巾都吏有清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錄事絕句
- 宮中彩女夜無事,學鳳吹簫弄清越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相和歌辭·蛾眉怨
- 柱史才年四十強,須髯玄發美清揚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裴頔侍御使蜀
- 知己知音同舍郎,如何咫尺阻清揚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尋司勛李郎中不遇
- 故向箕山訪許由,林泉物外自清幽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謁許由廟
- 梅子成陰,海棠初謝,小園才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梅子成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