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2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首夏猶清和,芳草亦未歇 -- 出自·謝靈運·游赤石進帆海
- 仲夏苦夜短,開軒納微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夏夜嘆
- 長夏村墟風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三首·其一
- 首夏猶清和,芳草亦未歇 -- 出自··
- 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 -- 出自··
- 江夏黃鶴樓,青山漢陽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寄漢陽輔錄事
- 江夏無雙種奇茗,汝陰六一夸新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
- )夏郊亦薦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江夏無雙應未去,恨無文字相娛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寄莘老
- 又夏秋之交,稻方含秀,黃昏月出,露珠起于其根,累累然忽自騰上,若有推之者,或入于莖心,或垂于葉端,稻乃秀實,驗之信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
- 夷夏宅心,神人協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
- 春夏之交,鳴鳥百族,土人多以其聲之似者名之,遂用圣俞體作《五禽言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五禽言(并敘)
- 每夏秋之交,風雨作,木落草衰,輒凄然有此感,蓋三十年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感舊詩(并引)
- 從夏南兮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株林
- 今夏草木長,脫身得西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懷
- 春夏各有實,我饑豈無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晴
- 盛夏鷹隼擊,時危異人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
- 秋夏忽泛溢,豈惟入吾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溪漲
- 長夏無所為,客居課奴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伐木
- 朱夏熱所嬰,清旭步北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后園山腳
- 仲夏流多水,清晨向小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園
- 北夏門高從拉攞,何事須人料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 再用前韻
- 去夏微之瘧,今春席八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孟夏百物滋,動植一時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首夏
- 仲夏齋戒月,三旬斷腥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仲夏齋戒月
- 季夏中氣候,煩暑自此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永崇里觀居
- 盛夏興土功,方春剿人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友五首
- 盛夏不銷雪,終年無盡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白羽扇
- 靈夏潛安誰復辨,秦原暗通何處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城鹽州-美圣謨而誚邊將也
- 五夏登壇內殿師,水為心地玉為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內道場永讙上人就郡見訪,善說維摩經,臨別請
- 過夏衣香潤,迎秋簟色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雨中招張司業宿
- 早夏我當逃暑日,晚衙君是慮囚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李十一舍人松園飲小酎酒,得元八侍御詩,敘
- 孟夏愛吾廬,陶潛語不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皇甫七
- 孟夏清和月,東都閑散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夏閑吟兼呈韋賓客
- 自夏及秋晴日少,從朝至暮悶時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久雨閑悶對酒偶吟
- 大夏資輕策,全溪贈所思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宗魯筇竹杖
- 仲夏苦郁蒸,既夕熱未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
- 初夏雨淋浪,檐聲繞四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雨
- 入夏久不雨,旱勢已岌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喜雨
- 長夏迢迢秋尚遠,孤愁冉冉病相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
- 季夏雨三日,凄爽欲忘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雨
- 初夏未覺暑,微陰殊勝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園雜賦
- 長夏迢迢亦已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感舊
- 夷夏驩聲歸羽舞,乾坤和氣入薰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天申節致語口號
- 新夏亦自佳,北窗綠陰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月二十日兒輩出謁孤坐北窗
- 仲夏暑尚薄,孤村日尤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薄暑
- 初夏佳風日,頹然坐北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北齋書志示兒輩
- 首夏清和真妙語,為君誦此一欣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出游
- 長夏疊疊來,歲月疾飛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十日曉寒甚聞布谷鳴有感
- 一夏與僧同粥飯,朝來破戒醉新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買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