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2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孟夏錦園好,山花高下開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錦園
- 近夏涼風發(fā),新晴麗景還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過分水嶺初出建寧界
- 長夏何堪日日晴,德音優(yōu)渥遍群氓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趙再可邦君六月雨應(yīng)禱
- 春夏陽日長,秋冬陰日凝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仲夏草樹蕃,初華粲蓮荷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屈原祠
- 仲夏竹迷日,長竿帶筍移。 -- 出自宋·鄭將·和李侍郎移竹
- 季夏遭繁霜,天寒不可御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滌愫
- 夷夏生靈真久困,圣賢膏澤有前聞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上蘇端明
- 入夏庭中雀可羅,間僧間客間相過。 -- 出自宋·周翼之·初夏
- 過夏功勞眠與食,誰能展卷看楞伽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溪寺
- 長夏罕人事,齋居有余閑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治圃四首
- 仲夏發(fā)會稽,乍秋別勾章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泛海
- 朱夏宸游正,清秋武衛(wèi)閑。 -- 出自元·柳貫·同楊仲禮和袁集賢上都詩
- 那夏關(guān)西夫子,許來同醉香*。 -- 出自元·吳澄·木蘭花慢 和楊司業(yè)梨花
- 用夏變夷遵禮樂,大書特筆法《春秋》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送盧公武應(yīng)召北上
- 休夏再來曾有約,何時心跡兩皈依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雨中別等慈師拂水山房寄懷一首
- 長夏無蟬噪,高天極鳥投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別詩
- 盛夏不揮扇,平時常起風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開平書事(六首)
- 馬夏鐵硬自成體,不與此派相和比。 -- 出自明·杜瓊·贈劉草窗三十韻
- 長夏北窗竹,風吹幾上書。 -- 出自明·歸子慕·館城北
- 仲夏苦晝永,薰風起將夕。 -- 出自明·華察·五月望夜與諸君山中再酌和僅初韻
- 首夏猶芳月,終宴就薰風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夏日來鳳亭小集各賦
- 長夏宜人溪上住,短薄疏籬圍水樹,炎蒸不到蕭森處。 -- 出自明·柳應(yīng)芳·胡可復(fù)水閣短歌
- 消夏灣前畫樓起,木奴千樹煙花紫,主人不來誰對此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送待詔文徵仲先生致仕
- 盛夏兵既集,翱翔彼河干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官軍后還西澗草堂
- 仲夏喜無事,披圖探野趣。 -- 出自明·秋潭舷公·題郁氏古村圖
- 初夏稍清暢,山茨景彌新。 -- 出自明·完璞琦公·夏日招張師圣文學(二首)
- 孟夏林木茂,綠蔭吾廬繁。 -- 出自明·汪生民·芙蓉山居
- 大夏康居產(chǎn)富饒,胡桐檉柳非奇特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畫葡萄引
- 長夏猶然好時節(jié),一到?jīng)鎏煊蟹謩e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長安秋草篇(小引)
- 光夏傳家吉,從商及弟親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讀從兄南安令崇禎太平曲有感
- 長夏晴雪飛,無云亦陰翳。 -- 出自明·王紳·題黃侍中翠微書舍(二解)
- 夷夏殆天設(shè),終古難合并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遣興(二首)
- 結(jié)夏僧招俱惠遠,悲秋賦早似相如。 -- 出自明·文震亨·絕命詞四首(甲寅病中自志)
- 盛夏五月天毒淫,云疏雪壁常陰陰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戲贈李之文
- 中夏捐雞肋,清朝隱鴆媒。 -- 出自明·葉杞·感衷二十四韻(記脫脫征高郵召還事)
- 立夏天方霽,閑情喜暫舒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喜晴
- 末夏熾余暑,幽期諧素衿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乙亥季夏還山居偶興
- 銀夏至今勞使者,玉門終古老將軍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贈龐西達將軍
- 九夏繁陰覆靈囿,祥麟瑞鶴相周旋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綠竹引賜都督孫忠
- 長夏且游浴,高蔭終日休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述行言情詩(六首)
- 仲夏苦夜短,開軒納微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夏夜嘆
- 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讀山海經(jīng) 其一
- 首夏猶清和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游赤石進帆海詩
- 九夏清齋奉至尊,消除癘疫去無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
- 入夏民間初解慍,宮中時舉萬年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帝閣六首
- 炎夏忽然衰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卅二
- 長夏村墟風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三首
- 槐夏風清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柳梢青·槐夏風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