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2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早夏宜初景,和光起禁城。 -- 出自唐·黎逢·夏首猶清和(一作張聿詩)
- 去夏水漂屋,汩竄幸不死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收麥
- 入夏解衣宜野逸,幾時縱酒到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唐林夫正字韻
- 盛夏連年陪席位,自慚不是牧民官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詣龍壇
- 入夏后園聞更好,繞池十丈看荷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孫公素中允將往相臺謁韓魏公貽詩為別因以酬
- 盛夏天無風,廣宇猶蒸炊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和純甫秋扇
- 仲夏金火爭,陰陽勢相奪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七月五日熱退喜涼資中有懷二十四韻
- 諸夏豐年生詔令,兩儀和氣入吹彈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坤成節教坊致語口號
- 永夏追涼得午陰,扶藜仍有小叢林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
- 子夏不兼人,并與詩筒付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生查子
- 季夏方溽暑,後乘復與偕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鄧城道中懷舊時德麟相拉至江北三縣
- 初夏槐風細。 -- 出自宋·蘇庠·菩薩蠻·年時憶著花前醉
- 首夏霜淫似早秋,坐邀車馬愧無由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雨中暖房韻
- 入夏天不雨,溪流僅成派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觀溪漲
- 游夏實高弟,庶幾文學傳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得孫以詩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
- 初夏困人天。 -- 出自·李氏1·極相思·日紅疏翠密晴暄
- 初夏猶深雪,難忘數飲醇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游峨眉十一首
- 孟夏物物茂,瓜瓠行置架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入夏景偏奇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木蘭花慢·斷虹收霽雨
- 初夏清和才四日,開壽席、宴華堂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江神子/江城子
- 猾夏余種,久失我重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乾道圣德頌
- 華夏蠻貊,底于丕平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乾道圣德頌
- 入夏暄寒曾莫測,雷聲猶震碧云傍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雨作二首
- 九夏銷煩日正長,沉沉虛閣枕橫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過鄭吏部水閣
- 初夏連朝雨,土人云入梅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臨安久雨
- 入夏山中樂有余,梅風淡淡雨疏疏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謝雙溪見招
- 九夏炎光今已矣,一時佳興更悠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滕王閣三首
- 今夏疾疢作,已分歸黃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述懷
- 槐夏陰濃,筍成竿、紅榴正堪攀折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花心動·槐夏陰濃
- 秋夏之交天雨水,水來不少熱更多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大雨水憂三堰決壞且念吾挺之在病無與共此憂
- 初夏好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歸國謠/歸國遙
- 亢夏草木死,旱火熾如焚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秋后得雨
- 江夏無雙第一人,清明久矣動簪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黃景聲秘丞提舉浙西
- 有夏傳追蠡,先秦拾斷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尚書尤公挽詞
- 江夏仙人有仙骨,卓爾拔俗甘瓢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
- 要夏結清陰,蔭我醉眠石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以昌黎驗長常攜尺為韻賦筍五首
- 春夏季孟間,草木蔽山骨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夜坐看月
- 今夏蒙茸看葉長,來秋端的見花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問訊木犀
- 炎夏清風橫一榻,澄秋明月滿千家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讀樂天詩戲效其體
- 首夏清和故應好,可須載酒只尋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禮載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
- 長夏曷以度,幽花相與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窗前葵萱皆吐花成詩二首
- 維夏臨川省伯父,時君束書寄荒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答晁百谷元歸
- 長夏當更佳,我住秒得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再宿合龍山
- 長夏端能好,新詩況可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明叔
- 長夏江村能數過,論文尊酒未憂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簽判丈送徐大雅之韻呈簽判丈兼簡子暢兄
- 今夏戒艱食,粒米勸蓄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孫從之
- 江夏無雙士,嘉禾百里君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黃永新希二首
- 向夏葉叢中,春花重出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桂枝香·仙風透骨
- 孟夏正須雨,一洗北塵昏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水調歌頭 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
- 孟夏薰風來,草木自蕃舞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江漢亭百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