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故鄉遙,何日去。家住吳門,久作長安旅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蘇幕遮·燎沉香
- 夜聽胡笳折楊柳,教人意氣憶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涼州詞二首
- 云白山青萬余里,愁看直北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小寒食舟中作
- 已忍伶俜十年事,強移棲息一枝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宿府
- “春岸綠時連夢澤,夕波紅處近長安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西憶故人不可見,東風吹夢到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贈韋南陵冰
- 地轉錦江成渭水,天回玉壘作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
- 聞道金陵龍虎盤,還同謝脁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見贈
- 等閑經夏復經寒,夢里驚嗟豈暫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
- 倦客登臨無限思,孤云落日是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(〔原無引,據它本補。〕)
- 時有世人來舐鼎,欲隨雞犬事劉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,發地得丹鼎,覆以銅
- 作詩愧謝公笑歡,歸來瑟縮愈不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約公擇飲是日大風
- 行遍天涯意未闌,將心到處遣人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惠山僧惠表
- 忽見秋風吹落水,遙知霜葉滿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贈傅曦秀才
- 不愁故人驚絕倒,但使俚俗相恬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歐陽晦夫遺接?琴枕戲作此詩謝之
- 時有世人來舐鼎,俗隨雞犬事劉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覆以銅盤承
- 羊犬爭雄宇內殘,文風猶自到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讀后魏邦賀狄干傳
- 忽見秋風吹洛水,遙知霜葉滿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贈傅義秀才
- 市廛得此尤堪隱,老者於今只自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安老亭詩
- 澣頤坦腹盤石箕坐兮,山亦有趾安不危,四無人兮可忘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坡陀行
- 父老云: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,王以書遺妃曰:"陌上花開,可緩緩歸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陌上花三首(并引)
- 胡公清德人所難,謀同德協心志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樞密韓公、工部尚書胡公
- 云白山青萬馀里,愁看直北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小寒食舟中作
- 青溪先有蛟龍窟,竹石如山不敢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四首
- 先帝貴妃今寂寞,荔枝還復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甚年年卻有,呼韓塞上,人爭問、公安否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玉皇殿閣微涼
- 難忘使君後日,便一花一草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木蘭花慢 題上饒郡圃翠微樓
- 心泰身寧是歸處,故鄉何獨在長安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舉目爭能不惆悵,高車大馬滿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
- 灞浐風煙函谷路,曾經幾度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樂亭留別
- 青石出自藍田山,兼車運載來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青石
- 答云前年偶下山,四十余月客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張山人歸嵩陽
- 松雪無塵小院寒,閉門不似住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錢員外雪中見寄
- 聞道北都今一變,政和軍樂萬人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太原李相公
- 紅塵鬧熱白云冷,好于冷熱中間安置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、韋庶子、皇甫
- 黎辟灘聲五月寒,南風無處附平安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送鄭大臺文南覲
- 馬跡車塵忙未了,任西風、吹冷長安月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金縷曲 慰西溟
- 焄蒿凄愴會不免,簡儉寂默差可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夢里都忘兩鬢殘,恍然白紵入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夢
- 正使有為終淡泊,未能無疾已輕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閉戶
- 長夜昏昏死實難,孰知妾死心所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銅雀妓
- 泥巷有人尋杜甫,雪廬無吏問袁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晚幽興
- 未用絲毫辨差等,黃塵終勝客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幽居
- 爛熟思來怕熱官,退飛心地喜輕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
- 大隱悠悠未棄官,俸錢雖薄卻心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
- 白發凄涼故史官,十年身不到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
- 百穀方登倉庚足,七州無事里閭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致語口號
- 我不如列子,神游御天風;尚應似安石,悠然云海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航海
- 賤士窮愁殆萬端,幸隨所遇即能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食作
- 回視前修似無媿,不教一字入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野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