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爭遣江州白司馬,五年風景憶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白司馬
- 彼岸似聞風鐸語,此心如傍月輪安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達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
- 心知日暮能留客,明月西園是建安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口占奉期建安三月三
- 覺重來,猿與鶴,總忘機,風浪里,竟安歸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最高樓 商於魯縣北山
- 憶來惟把舊書看,幾時攜手入長安? -- 出自唐·韋莊·浣溪沙
- 月色似催人起早,泉聲不放客眠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壺昨起
- 鴻雁隨陽經(jīng)遠道,帛書何日到長安? -- 出自明·劉基·即事
- 極北龍歸,江東馬渡,君臣建業(yè)偏安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馬貴陽畫冊
- 卻笑儂家最辛苦,聽蟬鞭馬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戲贈漁家
- 大須穩(wěn)擇安巢處,莫道巢成卻不安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來燕
- 吾今別汝汝聽言,去住人情足可安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入關因別舍弟
- 今日南方惆悵盡,樂游原上見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登樂游原
- 濃艷初開小藥欄,人人惆悵出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杭州開元寺牡丹
- 三十年持一釣竿,偶隨書薦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京城寓懷
- 遵皇極,沛天澤,靈心懌,龜鼎永尊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晉宋齊梁唐代間,高僧求法離長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取經(jīng)詩(載翻譯名義集,云唐義凈三藏
- 萬壑千山到此寬,邊城極目望長安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登石門驛新城眺望
- 黃金一丸入云端,群貧望逐滿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嫣婦
- 羽書不到樽俎里,蠻兵況去荊楚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推官之兵州
- 便鏁青春辭上合,徒知白日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內(nèi)翰
- 土風大抵如南國,期會先時俗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中舍襲之宰南鄭
- 他日政成無一事,好吟新句寄長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牛學士知潤州
- 韓信恃功前慮寡,漢皇負德尚權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淮陰侯廟十首
- 當年有志高天下,嘗讀前書笑謝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寄友人
- 洛陽雅望稱崔浩,江表奇才服謝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南北朝吟
- 松樹倒影半溪寒,數(shù)個沙鷗似水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詩一首
- 宇定心清面發(fā)丹,下床投杖覺輕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姚先生歸宜山三首
- 妙歲遠游真所難,肯為得官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
- 兩父論詩伯仲間,去思今識謝家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林朝奉
- 風雨喚人歸去好,免教街吏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城南夜歸寄趙大夫
- 繁陰兮土滋,蘭之生兮彼桃李其安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虛谷黃子羽所藏吳山西墨蘭三章
- 八十二年真過分,兩三閒屋漫偷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十月九日醉中二首
- 人生欲滿十分難,得七分安便是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十月九日醉中二首
- 登山臨水兮送將,神亦勞止兮歸安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剡縣解雨五龍?zhí)兜忍幩蜕褶o
- 睡去醒來朝復暮,百年如此是平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夜坐
- 少年自得老成趣,危世誰如肥遁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過仙山詠孫松磵新庵
- 三杯便是人閒福,半榻聊分物外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夏五再游慈云
- 不干酒力濃時困,自是人情熟處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靈濟寺午睡起
- 自玄都別后,流離宛轉,誰更問,長安道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水龍吟·古今興廢存亡
- 此日茶煙禪榻畔,將心不必乞人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代擬無題七首
- 書癖鉆窗蜂未出,詩情繞樹鵲難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生日
- 廿載論交指一彈,移枝棲息祝平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叔子五十覽揆寄詩遙祝即送入皖
- 一紙書伸漬淚酸,孤危契闊告平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得龍忍寒金陵書
- 樹喧蟲默助凄寒,一掬秋心攬未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秋心
- 虛心肯下涪翁拜,揖趙推袁亦所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、媵以長書、蓋各異
- 才人失職誤儒冠,等畜倡優(yōu)意亦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見金臺殘淚記中小郄語感作
- 歉歉常不足,遑遑茲有求,素飽聊安坐,調(diào)饑復來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浮屠
- 石城慷慨悲袁粲,別墅風流憶謝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趙御史仲禮之任南臺并柬兼善逹公經(jīng)歴元載
- 日暮浮云遍西北,客心悽斷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有懷謝炳宗先輩
- 行到昔人知足地,羨君容膝易為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太尉懷寄燕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