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畫得江城登望處,寄來今日到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
- 君門獻賦誰相達,客舍無錢輒自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溫湯客舍
- 朝餐淡薄神還爽,夜睡崎嶇夢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使當時賣國,甘心降虜,受人唾罵,安得流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
- 酒壺釣具有時樂,茶灶筆床隨處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借道冠有賦
- 愁對寒云雪滿山,愁看冀北是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八拍
- 偉然冠劍照孔鸞,鮐背鳩杖蒲輪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生日謝朱約山和來韻
- 全吳縹瓦十萬戶,惟君與我如袁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
- 詩比淮南似小山,酒名麴米出云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答孫不愚見贈
- 道逢使者漢郎官,清溪弭節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
- 遙憐得句無人賞,走馬城東覓道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杜仲觀二絕
- 倦客西來厭馬鞍,為予休轡小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呈王明復陳季張
- 作尹大都如廣漢,畫眉仍復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勸交代張和父酒
- 應笑張綱謾生事,埋輪不得在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淮南送盧端公歸臺
- 卻羨淮南好雞犬,也能終始逐劉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東歸別所知
- 進乏梯媒退又難,強隨豪貴殢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西京崇德里居
- 忽聞常棣歌離索,應寄寒梅報好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錢承制赴廣東都監
- 力耕分獲世為客,賦役稀少聊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
- 久聞牛尾何曾試,竊比雞頭意未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食茅栗
- 天地不仁誰念爾,身心無著偶能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立秋後
- 早依蓮社塵緣少,新就草堂歸計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
- 風流可見身如在,鄉國全歸意所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柳子玉郎中挽詞二首
- 既壯,將游宦四方,讀韋蘇州詩,至“安知風雨夜,復此對床眠”,惻然感之,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逍遙堂會宿二首〈并引〉
- 年高轉覺精神勝,慮穩要令事業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王宗望郎中赴河東漕
- 猖狂戰國古神仙,曳尾泥涂老更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三逍遙堂
- 猖狂戰國古神仙,曳尾泥葎老更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濠州七絕逍遙堂
- 淮西勛業歸裴度,江右聲名屬謝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聞時事
- 拋卻漁村老釣竿,手遮西日上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周子益年八十赴殿
- 客子登臺千載后,倚欄亦欲望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定王臺
- 萬事盡從忙里錯,一心須向靜中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處世
- 玉經雕琢方成器,句要豐腴字要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舉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
- 客邸可言行路難,故園無便寄平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
- 圣主臨朝問好官,豈無公論在長安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書
- 多苦將軍居塞北,更憐羈客在長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后
- 清極自然梅有韻,夜闌卻喜竹平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聽雪軒
- 濮州城外臨清縣,今夜留船得夢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臨清阻雪 其一
- 進退雍容史上難,忽收古淚出長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0
- 事事相同古所難,如鶼如鰈在長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0
- 悔向侯王作賓客,廿篇鴻烈贈劉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79
- 此事千秋無我席,毅然一炬為歸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60
- 此外若容添一語,含元殿里覓長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9
- 怪道烏臺牙放早,幾人怒馬出長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88
- 絳縠囊收白露團,未曾封植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荔枝四首
- 市粟易求倉廩實,邑尨無警里閭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夜即事
- 偶歸塞馬應何定,粒食鷦鷯頗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招澤甫竹亭閑話
- 文星喜氣連臺曜,圣主方知四海安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賀翰林侍郎二首
- 坐飲太他猶自愧,謬躋秘殿益難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伯常賀遷資政
- 為看西溪日沉后,如可南浦月生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鄭縣史令千之
- 不獨高明不可謾,仍知不似泰山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漫天嶺
- 差是斜刀剪紅絹,卷來開去葉中安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紅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