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自古山人合在山,山人何幸此偷安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山人
- 領(lǐng)君此意覺漫甚,我亦虛坐其敢安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有客致木綿椅坐為山齋之用
- 白發(fā)飄零江海上,朔云收根赴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久雨二首
- 葦戟載頒均帝祉,桃弧一射致民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觀儺
- 宴及臣鄰三事協(xié),歡均區(qū)宇九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駕還觀燈
- 天心首慶三時樂,國步知同九鼎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角樓錫宴
- 謫官謾說九年計,客枕曾無一夕安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偶題
- 女真作意厭人肝,揮鞭直視無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酷暑扁舟同海角,暖風(fēng)杯酒念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韻謝明遠和
- 一身六尺何足患,蠢動當(dāng)知俱欲安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東林一枝庵
- 木落空山霜露寒,卻驅(qū)羸馬傍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袁居士來自桐廬索詩贈二絕句
- 告才吾君得掛冠,交親猶肯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中
- 南窗面日北窗寒,終日南窗體甚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天臺書事十三首
- 狼望已銷歸廟略,更持韻語訪任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公等雍容瑚璉器,騫騰行見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原看歸去為霖雨,天下蒼生在謝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引道頗聞辭魏闕,覓官況可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殿干譙公暫歸莆田
- 蘿月溪云各未闌,它時薪水肯相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人游福唐
- 連鰲妙手艤前灣,蓑笠琴書得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丁掾釣雪圖
- 東巖端作東山望,行為蒼生起謝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錢參政東巖
- 改歲晴和兩月慳,雨聲兼閏濕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歲雪示兒輩二首
- 政恐東皋穡事慳,曉霞擁日作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歲雪示兒輩二首
- 柴扃小隱二林間,德有鄰兮跡遂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答趙周卿
- 濃險冞月作春慳,茲夕棲巢鵲不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老拙觀諸公及兒輩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韻
- 八月涼秋草未班,誕辰正近舊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德言樞密生日十首
- 我生逢辰似陸賈,老去恨未歸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秋自喜信筆
- 猛虎志大自羈束,易飽不及狐兔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待旦吟二首
- 不與時光共流轉(zhuǎn),此心那更覓人安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癸丑元日文定時留豐城青湘唁家
- 興在江湖萬里間,洿池一曲豈能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
- 當(dāng)年兒女還知此,定借君來答謝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何彥清梅詩二絕用韻頗嚴(yán)諸公相率同和
- 破曉踏泥來問訊,細看枝上喜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雪后觀梅
- 歲久不知無恙否,因來且為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津赴紹興倅八首
- 情知軒冕生無益,身在林泉死亦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遠老韻
- 預(yù)卜豐穰知歲樂,潛消瘴癘想民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魯漕途中喜雪
- 頻年別離情更惡,兩地狼狽心何安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臨別示子
- 九竅八骸渾不識,更來底處覓心安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菜甲麥苗須少待,扶輪何日上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青菜青絲白玉盤,西湖回首憶臨安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立春
- 若向紫巖樓上過,為傳片紙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絕見寄姿其韻
- 殷勤祝付送書雁,為傳片字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飛烏道中
- 已知與國同休戚,且慶豐年表治安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次韻李提點雪中登樓之什二首
- 晚山雖好不遮日,誰能獨熱望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子吳子某既結(jié)茆竹洲以娛親復(fù)于居之前沼為亭
- 二陸雙飛共一班,士龍何事別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人韻思弟
- 樓船萬險出驚湍,未到安坻未是安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舟喻
- 誰謂玉堂真學(xué)士,暫臨桂管小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范至能帥桂林
- 有人來問安心法,將汝心來與汝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十絕·安心
- 此行叱馭不作難,手遮西日又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虞仲房赴潼川漕
- 固知一縣蒲萄熟,不用勞人數(shù)間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潚自剡川寄水晶蒲萄
- 咫尺東山見膏澤,令人更憶謝家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過上虞懷謝驛喜雨
- 未年六十蚤休官,海角投閑盡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書葛氏詩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