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曉月暫飛高樹里,秋河隔在數峰西。 -- 出自·韓翃·宿石邑山中
- 莫道藍橋路遠,行云中隔幽坊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風入松·為友人放琴客賦
- 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幽隔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安·悼亡詩三首
- 一簾鳩外雨,幾處閑田,隔水動春鋤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渡江云·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
- 馬色雖不同,人心本無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馬黃
- 描寫春天的詩句: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-- 出自唐··
- 心懸萬里外,影滯兩鄉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
- 國門遙天外,鄉路遠山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
- 夫子在其間,遂成云霄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
- 赫然稱大還,與道本無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草創大還,贈柳官迪
- 疾風吹片帆,日暮千里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行寄遠
- 緬思洪崖術,欲往滄海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日夕山中忽然有懷
- 詩成十日到,誰謂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除日見寄
- 謂是山中人,相望了不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
- 崎嶇束蘊下荒徑,婭姹隔花聞好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
- 回頭梁楚郊,永與中原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
- 稟受苦潔清,獨與凡水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蝦蟆培
- 孤累臥江渚,永望墳墓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鄧忠臣母周氏挽詞
- 愿言竟不遂,人事多乖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湖上尋周李二君不見君亦見尋于湖上以詩
- 昆侖崆峒顛,回首如不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疾風吹塵暗河縣,行子隔手不相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末以事之東都,湖城東遇孟云卿,復歸劉顥
- 日月不相饒,節序昨夜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立秋后題
- 追隨燕薊兒,穎銳物不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司空王公思禮
- 蹋藉盤案翻,塞蹊使之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催宗文樹雞柵
- 半山佳句,最好是、吹香隔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半山佳句
- 素杼冷,臨風休織,深訴隔年誠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綠頭鴨/多麗
- 君望功名歸,妾憂生死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古詩十首
- 一閑復一忙,動作經時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楊六 楊攝萬年縣尉。予為贊善大夫。
- 故鄉渺何處,云水重重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鶴
- 春歸歸不得,兩槳松花隔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問君何事輕離別
- 軟風吹遍窗紗,心期便隔天涯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清平樂·風鬟雨鬢
- 悠然滄洲趣,宛與麈世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舟中
- 一點不雜桃李春,一水隔斷車馬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看梅歸馬上戲作
- 月明滿地看梅影,露下隔溪聞鶴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晚山房書事
- 秋宵未為永,不寐如歲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鼠敗書
- 念公為民起,我得怨乖隔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曾學士赴行在
- 醉歸亂一水,頓與異境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醉梅花下走筆賦此
- 出籬藏塢香細細,臨水隔煙情脈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芳華樓賞梅
- 眷彼品物存,義風都未隔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
- 玉堂歌聲寢,芳林煙樹隔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漢唐姬飲酒歌
- 三江五湖口,地與天不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垂虹亭
- 湖陰宛在眼,曠若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楊德逢
- 如輸浮幢海,滅火十八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次前韻寄楊德逢
- 吏含殷勤言,俛仰問乖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參惠州軍
- 讀書百紙過,穎銳物不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蔡天啟三首
- 邂逅歡覯止,殷勤敘離隔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山中逢道士云公
- 寂寂無何鄉,密爾天地隔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玉燭滴干風里淚,晶簾隔破月中痕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詠白海棠
- 陡覺煙景殊,杳將華夏隔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
- 人事坐云變,出處俄乖隔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圣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