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隔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何乃英俊流,不以才地隔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胡俛學(xué)士游西池書事
- 天公與世人,幽明分懸隔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古意
- 鄉(xiāng)來江與蘄,孰使我輩隔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次韻酬李周翰一首
- 喜君書語談古人,身雖隔遠(yuǎn)心相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寧廉仲載
- 午睡覺來風(fēng)動(dòng)竹,自收隔夜著殘棋。 -- 出自宋·吳端·春懷
- 雌堂在何許,一望弱水隔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書懷奉簡(jiǎn)黃成甫史君
- 行到三叉開路口,更從隔嶺問樵人。 -- 出自宋·蕭澥·度九曲嶺
- 明月應(yīng)團(tuán)團(tuán),只被浮云隔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中秋夜雨
- 源老忽踏幽深路,道在隔山遙望處。 -- 出自宋·徐敏子·呈癡絕庵主頌
- 春入桃花水漲溪,薔薇隔屋粲成籬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再至左顧亭用前韻二首
- 乘風(fēng)雙蛺蝶,欲入珠簾隔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春曉謠
- 緘情寄天涯,杳杳江閩隔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秋日懷松溪趙宰經(jīng)父
- 勿以清濁殊,天光本無隔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往體
- 春去夏來雨雪花,飛入隔窗點(diǎn)絳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暮春晚酌
- 北轅吾未能,遼絕江海隔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寄伯父元舉
- 飛翔長(zhǎng)在望,遠(yuǎn)匪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山上有白云
- 未覺風(fēng)俗殊,只驚關(guān)河隔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李老谷
- 臨風(fēng)忽聽歌《金縷》,隔水時(shí)聞度玉笙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柳塘春
- 菰山之陽隱者宅,日午隔溪聞讀書。 -- 出自元·劉永之·寄梁孟敬
- 幽人倚樓看過雨,山童隔竹煮新茶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湖光山色樓
- 遂使水簾勝,咫尺千里隔。 -- 出自明·程誥·水簾洞
- 心空世自遺,不在凡囂隔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贈(zèng)雪山杲公(二首。以下剃染后作)
- 河洲淺水籠銀沙,高柳隔岸排晨衙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陪定庵過北野再用前韻
- 巢鳥近人飛始覺,巖僧隔竹語相聞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同焦叔度宿清涼寺
- 回首仰日光,復(fù)被浮云隔。 -- 出自明·黎擴(kuò)·擬古
- 小字寫長(zhǎng)箋,鱗鴻坐相隔。 -- 出自·李德·憶南園
- 野戍連云寒見雁,人家隔水遠(yuǎn)聞雞。 -- 出自明·林環(huán)·盧溝曉日
- 文藻遺江山,蒼茫暮煙隔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哀吳用晦(其祖月灣先生也)
- 眷茲靈異境,信與塵凡隔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玉女潭題贈(zèng)吏史部恭甫
- 落葉下山逢虎跡,疏鐘隔水見人煙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寶粹二上人值兩留宿西澗草堂明日賦此以贈(zèng)
- 茫茫師旅間,擾擾煙塵隔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城南燕集得作字
- 枯柳覆村疏有路,寒云隔水去無波。 -- 出自明·商家梅·同伯敬渡漳河
- 帶葉隨風(fēng)千里去,又愁隔斷萬重山。 -- 出自明·沈煉·寄張有功(二首)
- 池水已冰難受月,梅花隔嶺不知春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訪朱邦肅不值
- 菰蒲浪深迷白筼,有時(shí)隔花聞笑語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湖州樂
- 愛此小昆丘,人世白云隔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秋夜同紫峽逸士雪江老僧輩十人宿南屏山中誦
- 歸計(jì)因人終日誤,鄉(xiāng)音隔賊幾時(shí)聞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衡州旅舍二首
- 時(shí)想簸錢輸小妓,朝來隔水喚烏蠻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茉莉曲六首
- 信有銀河千萬里,人間隔斷路東西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無題五首
- 念汝一載余,音問成遠(yuǎn)隔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兩浙寄子栗家書
- 北闕倚云通劍佩,南宮隔水見亭臺(tái)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太廟候祭復(fù)游東園
- 別來已幾時(shí),何啻十年隔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送楚巖往支硎山
- 蒹葭散汀看鷗去,桃花隔屋聞雞啼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韻奉呈橧巢初庵云林玄
- 奇香滿院若薰麝,嬌影隔簾如覘人。 -- 出自明·張淮·牡丹百詠(錄三十二首)
- 十二瓊樓麗紫清,銀河隔座瀉秋聲。 -- 出自明·張?zhí)び蜗稍~(十七首)
- 悠悠歲年暮,浩浩風(fēng)塵隔。 -- 出自明·竹庵禪師·畫梅(二首)
- 馬色雖不同,人心本無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馬黃
- 詩成十日到,誰謂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除日見寄
- 謂是山中人,相望了不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(yùn)判朱朝奉入蜀
- 曉月暫飛高樹里,秋河隔在數(shù)峰西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宿石邑山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