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在第10個字的詩句
隔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曉然一夢闌,無復萬里隔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莫待斜陽,便尋歸棹,家隔兩重城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少年游·四山煙靄未分明
- 漫聽燕語,便江湖、夜語隔燈前。 -- 出自宋·李彭老·木蘭花慢·折秦淮露柳
- 悵柳密藏橋,煙濃斷徑,隔水語音換。 -- 出自宋·張矩·摸魚兒·又吳塵
- 客有可人期不至,相思隔斷暮云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走筆次月夜頤齋見寄
- 紫氣直沖文德殿,彩霞隔斷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包家山看桃花
- 白發蒼顏老弟兄,累年隔闊話情親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送文甫兄歸番陽二首
- 百拜揖溫良,敘此宇宙隔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相去詎幾許,恍若萬里隔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登師姑巖懷古十韻
- 隔墻聽幽哢,入坐春隔隔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春日聞禽戲題寓廨
- 體問望宋墻高,窺韓路隔。 -- 出自宋·廖瑩中·個儂·恨個儂無賴
- 溪山圍座醉留客,燈火隔林聞讀書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題胡氏南園精舍
- 山空日落早歸去,昨夜隔籬聞虎聲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山行二絕
- 況是佳麗地,牛馬風不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乙巳歲三月為溧陽校官上府經烏剎橋和陶淵明
- 衰鬢褵褷攙鶴瘦,安書隔闊見鴻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城懷隱
- 秋高風浪險,懷家萬山隔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酒邊憶去年苦病
- 東林與西林,只有矮墻隔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清夜偶成
- 娟娟已在眼,猶此一水隔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寄趙菊東山長三首
- 黃蝶得晴飛菜葉,翠禽隔浦啄桃花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二首
- 黃蝶得晴飛菜葉,翠禽隔浦啄桃花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
- 去我兩牛鳴,恍若關山隔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敬甫葉兄
- 能在人代中,遂將人代隔。 -- 出自唐·劉迥·爛柯山四首
- 可不舉一杯,明日川陸隔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游堯臣歸閩六首
- 岡巒外鉤聯,地勢中斷隔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游硯山
- 結茅蒼嶺下,自與喧卑隔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山居雨霽即事
- 飛來碧海畔,遂與三山隔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重憶山居六首·羅浮山
- 霓裳煙云盡,梨園風雨隔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
- 清溪繞屋可濯足,好鳥隔江如喚人。 -- 出自唐·李質·玉臺驛亭子
- 高僧獨惆悵,為與澄嵐隔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安諸寺聯句·招國坊崇濟寺·奇松聯二十
- 猿鳥無聲晝掩扉,寒原隔水到人稀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王校書山齋
- 青蘿拂水花流影,翠靄隔巖猿有聲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送友人游蜀
- 青蛇上竹一種色,黃蝶隔溪無限情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淛河館(一作暮春山行田家歌馬)
- 細柳緣堤少過人,平蕪隔水時飛燕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細雨遙懷故人
- 百年金石心,中路生死隔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感故府二首
- 白虛光里,更無毫發間隔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念奴嬌 汴中見寄
- 時光爛漫,煙雨冥蒙,恍隔塵世。 -- 出自元·契玉立·菩薩蠻 蒙莒石刻 至正戊子(一三四八)二月
- 不作真禪成魔境,陰陽隔,看如何煉玉砂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梅引 神邪
- 朝菌不見,滿目瓊花,間隔靈椿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訴衷情·一天清秀一溪云
- 百年過半,玉堂人、久矣隔云泥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木蘭花慢 得會稽友人書
- 水火升沉南北,木金間隔西東。 -- 出自元·王惟一·西江月·太極未分混沌
- 游船平淺泛槎(舟符),隔一牛鳴路轉紆。 -- 出自清·沈曾植·西湖雜詩 之三
- 慷慨士豈無,君門九重隔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敬甫葉兄
- 豁達英主心,信遇終無隔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不然此春光,遂與成永隔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爾在東,我在西,陽臺夢隔斷山溪。 -- 出自元·邦哲·【雙調】壽陽曲 思舊
- 豫章抗高門,義風都未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輯陶句送胡仲方東歸四首
- 主人九霄上,悵望云雨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儲檢法送行
- 前驅飛雪助幽絕,千里隔盡埃與塵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山中梅花盛開戲作
- 朝市與山林,從茲恐乖隔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別
- 論事時遭瞋目視,催科隔絕滿堂烘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過家留一夕曹丈復和韻再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