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閨中少婦不知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閨怨
- 江涵秋影雁初飛,與客攜壺上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九日齊山登高
- 記取西湖西畔,正暮山好處,空翠煙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聲甘州·寄參寥子
- 佳人重勸千長壽。柏葉椒花芬翠袖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·己卯歲元日
- 經年塵土滿征衣,特特尋芳上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池州翠微亭
- “四弦才罷醉蠻奴,酃醁馀香在翠爐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澹然空水帶斜暉,曲島蒼茫接翠微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千家山郭靜朝暉,日日江樓坐翠微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描寫春天的詩句: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 -- 出自··
- 描寫春天的詩句:兩個黃鸝鳴翠柳 -- 出自唐··
- 紅妝欲醉宜斜日,百尺清潭寫翠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
- 獻花游女木蘭橈,細雨斜風濕翠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
- 扣門狂客君不麾,更遣傾城出翠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作書寄王晉卿忽憶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筆為此
- 復道凌云接金闕,樓觀隱煙橫翠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花開酒美盍不歸,來看南山冷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
- 波生濯足鳴空澗,霧繞征衣滴翠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嶺寄子由三首?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?
- 堆盤何物堪為偶,蔞葉清新卷翠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檳榔
- 忽驚鳥動行人起,飛上千峰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浴日亭(在南海廟前。)
- 連娟缺月黃昏后,縹緲新居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
- 九嶷山上白云飛,帝子乘風下翠微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答友人
- 千家山郭靜朝暉,一日江樓坐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興八首
- 鳧鹥散亂棹謳發,絲管啁啾空翠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渼陂行
- 即看燕子入山扉,豈有黃鸝歷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十二月一日三首
- 角鷹翻倒壯士臂,將軍玉帳軒翠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王兵馬使二角鷹
- 高車駟馬帶傾覆,悵望秋天虛翠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覃山人隱居
- 貴妃宛轉侍君側,體弱不勝珠翠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南遇天寶樂叟
- 紗巾草履竹疏衣,晚下香山蹋翠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避暑二絕
- 正抽碧線繡紅羅,忽聽黃鶯斂翠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急樂世
- 水軒平寫琉璃鏡,草岸斜鋪翡翠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尉遲少監水閣重宴
- 樹深藤老竹回環,石壁重重錦翠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岐王舊山池石壁
- 幾人曾預南薰曲,終古蒼梧哭翠華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詠史
- 君緣接座交珠履,我為分行近翠翹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梓州罷吟寄同舍
- 水文簟上琥珀枕,傍有墮釵雙翠翹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偶題二首
- 記玉勒青絲,落花時節,曾逢拾翠,忽聽吹簫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風流子 秋郊射獵
- 幾回偷拭青衫淚,忽傍犀奩見翠翹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風雨,其明日是亡婦生辰
- 青城況有幽人約,會守丹爐隱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書懷
- 君看月里橫枝影,盡是蒼龍與翠*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尋梅偶得絕句十首
- 城南天鏡三百里,繚以重重翡翠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
- 旁分千畦畫楸局,正對一山橫翠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憩前平院戲書觸目
- 馬行缺月黃昏後,鐘下亂山空翠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行玉笥樵風之間宿龍瑞
- 正馳玉勒沖紅雨,又挾金丸伺翠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檢舊詩偶見在蜀日江瀆池醉歸之篇悵然有感
- 舟中一雨掃飛蠅,半脫綸巾臥翠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雨極涼舟中熟睡至夕
- 山雞飛起亂花落,下上青林穿翠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合江園戲題
- 傷心六十余年事,雙塔依然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兒輩泛舟游西湖一日間晴陰屢易
- 九重樹影連清漢,萬壽山光學翠華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歌聲裊裊徹清夜,月色娟娟當翠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南樓夜
- 九枝擎燭燦繁星,百和焚春抽翠縷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樓春
- 九枝擎燭燦繁星,百和焚香抽翠縷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樓春
- 別有盈盈游女,各委明珠,爭收翠羽,相將歸遠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破陣樂·露花倒影
- 時時憑高一悵望,想見江南多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