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陽坡風暖雪初融,度谷遙看積翠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山道人栽松
- 前程好景解吟否,密雪亂云緘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僧游天臺
- 檻臨溪上綠陰圍,溪岸高低入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太湖恬亭
- 黃昏半在下山路,卻聽泉聲戀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過融上人蘭若
- 今茲十月自東歸,羽旆逶迤上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溫泉歌
- 堪為列女書青簡,久事元君住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東岳張煉師
- 丫頭小兒蕩畫槳,長袂女郎簪翠翹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寄憶舊游,因作報白君以答
- 零陵香草滿郊坰,丹穴雛飛入翠屏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聞韓賓擢第歸覲,以詩美之,兼賀韓十五曹長
- 平湖晚泛窺清鏡,高閣晨開掃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浙東元相公書嘆梅雨郁蒸之候,因寄七言
- 岸花仍自羞紅臉,堤柳猶能學翠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敷水歌,送竇漸入京
- 嬌歌急管雜青絲,銀燭金杯映翠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使君席夜送嚴河南赴長水(得時字)
- 溪山擊鼓助雷驚,逗曉靈芽發翠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梅公儀嘗茶
- 解衣對子歡何極,玉井移陰下翠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劉秀才宅對弈
- 昨日丁丁斤且斲,今朝朱欄橫翠幕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壽樓
- 依依渡口夕陽時,卻望層巒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丁寶臣游甘泉寺
- 弱云亭午弄春嬌,高柳無風妥翠條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春詞絕句五首
- 蒲中有女號崔徽,輕似南山翡翠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崔徽
- 百尺樓高燕子飛,樓上美人顰翠眉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盼盼
- 回頭己失來時路,杳杳金盤墮翠岑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落日馬上
- 澹然空水對斜暉,曲島蒼茫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利州南渡
- 宮中近臣抱扇立,侍女低鬟落翠花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郭處士擊甌歌
- 華堂客散簾垂地,想憑闌干斂翠蛾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牡丹二首
- 楊家繡作鴛鴦幔,張氏金為翡翠鉤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池塘七夕
- 壞墻經雨蒼苔遍,拾得當時舊翠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經舊游
- 疊瀾不定照天井,倒影蕩搖晴翠長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太液池歌
- 曲欄伏檻金麒麟,沙苑芳郊連翠茵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陽春曲
- 大江斂勢避辰極,兩闕深嚴煙翠濃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臺城曉朝曲
- 湘東夜宴金貂人,楚女含情嬌翠嚬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湘東宴曲
- 湖山早晚逢晴齊,重待尋仙入翠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與人約訪林處士阻雨因寄
- 錢唐作守不為輕,況是全家住翠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
- 秋風江上駐王師,暫向云山躡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題翠巖寺
- 偶看菜葉隨流水,知有茅茨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送軫上人之廬山
- 風騷開國胙寒巖,勞績批書課翠嵐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
- 一尖已剝臙脂筆,四破猶包翡翠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臘前月季
- 婷婷獨立水精宮,羅襪生塵飄翠袖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孤山
- 詩人眼毒已先見,卻旋褰云作翠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過花橋入宣州界四首
- 巖崖泉凍琉璃澗,冰雪云封翡翠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胡駱坑二首
- 天齋玉立萬孱顏,三日深行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宣歙道中
- 詩來風雨荒涼後,語帶江山紫翠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贛守張子智舍人寄詩送酒,和韻謝之
- 斫翻諸嶺云煙骨,幻出山巖紫翠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涂觀劉寺新疊石山
- 蒼官總上山頭去,一色前驅娖翠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羅溪,南望撫州泉嶺
- 儂家藏雪有妙手,分明曬在翡翠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走筆謝張功父送似酴醾
- 兩枝垂地卻翻上,活走雙龍戲翠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道傍怪松
- 廬山山北潑藍青,碧羅幛裹翡翠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江州岸,回望廬山
- 茂松亭下偏明眼,矮檜平鋪翡翠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禱雨報恩到翟園四首
- 幡竿嶺帶鷓鴣山,雪後霜前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云際寺前山頂卻望幡竿、鷓鴣諸山二首
- 閨中少婦不曾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閨怨
- 芙蓉不及美人妝,水殿風來珠翠香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西宮秋怨
- 穿廊玉澗噴紅旭,踴塔金輪拆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八月六日與僧如展、前松滋主簿韋戴同游碧澗
- 虹橋一斷無消息,萬壑千巖鎖翠煙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