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翠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不妨高臥順流歸,五兩行看掃翠微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客還江東
- 炎天既懶趨城市,從此尤須巒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乍涼寄樸翁
- 愿教青帝常為主,莫遣紛紛點翠苔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落花
- 愿教青帝常為主,莫遣紛紛點翠臺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落花
- 憑誰礙斷春歸路,更且留連伴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歸五首 其一
- 坐令佳氣騰金闕,復道都人望翠華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頤和園詞
- 太行東麓照邢州,萬疊煙螺紫翠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邢臺驛
- 黃塵車馬夢初闌,杳杳騎驢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次山自畫兩圖,其一泛舟湖山之下,小女奴
- 豐年江隴青黃遍,落日淮山紫翠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九賞心亭登高
- 天風搖曳寶花垂,花下仙人住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壽櫟堂前小山峰凌霄花盛開,蔥蒨如畫,因名
- 八環流韻寶枝鳴,古鐵無花紫翠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鐵錫
- 冶葉倡條俱相識,仍慣見、珠歌翠舞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尉遲杯·隋堤路
- 冶葉倡條俱相識,仍慣見珠歌翠舞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尉遲杯 離恨
- 衡陽千里去人稀,遙逐孤云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重送道標上人
- 高樓獨上思依依,極浦遙山合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潤州萬歲樓(一作皇甫冉詩)
- 麗人綺閣情飄飖,頭上鴛釵雙翠翹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橫吹曲辭·長安道
- 六絲星度銀潢影,五彩春浮玉翠香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
- 離騷忘卻題天柱,為立斜陽問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
- 春陵光霽落蒼苔,葛水神仙立翠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曹倅巖山官滿歸里
- 東風解凍出行嬉,一哄煙塵隔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謾成柬劉方齋
- 仙家解有逡巡手,一籌西風落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為劉定伯索油蕨
- 坐隅咫尺窺巖壑,窗外高低辨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開元寺
- 一峰凝黛當明鏡,十仞喬松倚翠屏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龜山
- 雪欺春早摧芳萼,隼勵秋深拂翠翹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別西湖
- 微收皓腕纏紅袖,深遏朱弦低翠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(美人曾在禁中)
- 長川幾處樹青青,孤驛危樓對翠屏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馬嵬
- 四弦才罷醉蠻奴,醽醁余香在翠爐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春夕酒醒
- 圓于玉柱滑于龍,來自衡陽彩翠中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以竹夾膝見寄,因次韻酬謝
- 煙花雖媚思沈冥,猶自抬頭護翠翎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病孔雀
- 明朝擬附南風信,寄與湘妃作翠鈿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木蘭后池三詠·浮萍
- 梅花破萼便回春,似有黃鸝鳴翠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減字木蘭花
- 惜哉次山世未顯,不得雄文鑱翠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淡山巖二首
- 春將祠事出門扉,宮殿參差繚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春祀分得葉公廟雙鳧觀
- 洞天名籍知第幾,洞口諸峰蒼翠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群玉峰
- 從來五字弄珠璣,忍負僧床鎖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元翁
- 有人夜半持山去,頓覺浮嵐暖翠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追和東坡壺中九華
- 郡人欲問史君處,笑指峰巒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
- 岸回樊口依稀見,日出廬山紫翠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自黃州還江州
- 面屏障、一一鶯花,薛蘿浮動金翠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殘蟬度曲,唱徹西園,也感紅怨翠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彩箑翻歌,最賦情、偏在笑紅顰翠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三姝媚
- 小小蓬萊香一掬,愁不到、朱嬌翠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尉遲杯·垂楊徑
- 情猶賦、冰車健筆,人未老、南屏翠峰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塞翁吟·有約西湖去
- 謝公蠟屐經行處,聞有留題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括蒼石門瀑布
- 聲如青銅色碧玉,秀潤四時嵐翠濕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靈壁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
- 玉纖軟轉綰青絲,金鳳攢花搖翠尾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吳姬曲 其一
- 檐牙隱隱出層霄,飛閣聯楹滿翠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曲江春望圖
- 離亭再卜合歡期,尋見石榴雙翠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木蘭花/玉樓春
- 指君看取故時物,南有清流西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叢臺歌
- 解纓拂樹弄清淺,棋榻掃云飛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烏江東鄉往還馬上作二首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