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2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 -- 出自·白居易·賦得古原草送別
- 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望
- 烽火平安夜,歸夢到家山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水調歌頭·題劍閣
- 燈火萬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樓夕望招客
- 燈火紙窗修竹里,讀書聲。 -- 出自明·陳繼儒·浣溪沙·初夏夜飲歸
- 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從軍行
- 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 -- 出自·杜甫·春望
- “燈火萬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” -- 出自··
- 燈火錢塘三五夜,明月如霜,照見人如畫 -- 出自··
- 烽火燃不息,征戰無已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戰城南
- 烽火動沙漠,連照甘泉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塞下曲六首
- 星火五月中,景風從南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汪氏別業其一
- 烈火張天照云海,周瑜于此破曹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赤壁歌送別
- 石火無留光,還如世中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三
- 大火南星月,長郊北路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梁四歸東平
- 飛火亂星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子·千騎試春游
- □火初晴,綠遍禁池芳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踏青游·□火初晴
- 煙火動村落,晨光尚熹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出都來陳,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,不知何人
- 野火燒枯草,東風動綠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經火尚含泉脈暖,吊秦應有淚痕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子由欲得驪山澄泥硯
- 敲火發山泉,烹茶避林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惠山
- 饑火燒腸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
- 香火舊緣何日盡,丹青余習至今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道士
- 養火雖未伏,要是丹砂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猶子遲贈孫志舉
- 新火發茶乳,溫風散粥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
- 積火焚大槐,蓄油災武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湯泉(在白水山。)
- 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長發
- 炮火連天,彈痕遍地,嚇倒蓬間雀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念奴嬌·鳥兒問答
- 煙火軍中幕,牛羊嶺上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候火云烽峻,懸軍幕井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烽火照夜尸縱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釋悶
- 烈火發中夜,高煙焦上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入衡州
- 陰火煮玉泉,噴薄漲巖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(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
- 騎火須防花月暗,玉唾長攜彩筆行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破陣子·宿麥畦中雉鷕
- 點火櫻桃,照一架、荼蘼如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點火櫻桃
- 就火添衣,移香傍枕,莫卷朱簾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風狂雨橫
- 燈火門前笑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鵲橋仙·松岡避暑
- 香火冷殘簫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河瀆神·芳草綠萋萋
- 金火不相待,炎涼雨中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霽
- 在火辨玉性,經霜識松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思歸樂
- 在火辨良玉,經霜識貞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鄭生嘗隱天臺,徵起而仕。今復謝病,隱于此
- 悲火燒心曲,愁霜侵鬢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朱陳村
- 騎火高低影,街鼓參差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送舉人入試
- 石火敲光住幾時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題
- 香火一爐燈一盞,白頭夜禮佛名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戲禮經老僧
- 似火淺深紅壓架,如餳氣味綠粘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張大崔二十四同
- 爐火欲銷燈欲盡,夜長相對百憂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冬夜示敏巢 時在東都宅。
- 燈火家家市,笙歌處處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五月十五日夜月
- 燈火穿村市,笙歌上驛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望亭驛酬別周判官
- 軟火深土爐,香醪小瓷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葺池上舊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