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2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龕火夜寒明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宴桃源/如夢令
- 軟火燒黃精,我爾寧苦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和子厚弟四首
- 燈火珠星粲,樓臺璧月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余時中元夕二首
- 燈火當年記馬行,一時人物玩垂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端夫出守當涂
- 烽火青淮隔,樓船古汴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兵火間關我爾同,相逢聊喜話匆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戴禹功水云館留題
- 燒火驅寒去,銜杯待暖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燒火用陳西麓韻
- 禁火已銷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昭君怨·春院深深鶯語
- 燈火須更仆,杯盤取自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過宿趙次張郊居二首
- 兵火已無屋,蓬蒿仍不鋤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
- 石火電光中,異竟什麼處世哲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送言上人往見徑山老十四韻
- 杏火無煙然綠暗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浣溪沙
- 燈火春城咫尺,曉夢梅花消息,繭紙寫銀鉤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曹侯浩然,人品高秀,玉立而冠,
- 燈火蕭條春日暮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漁家傲 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
- 烽火連諸郡,旌旗轉百蠻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衡湘驛
- 敲火試新茶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太常引 傷逝
- 劫火自焚楊璉塔,箭鋒猶抵伍胥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
- 劫火不焚楊璉塔,箭鋒猶抵伍胥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詠白塔
- 香火緣深,功名意薄,夢覺仙家雪滿簪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沁園春 泉南初度,伯時將北歸,諸友宴次,
- 燈火鬧河橋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風入松 廣陵元夜,病中有感
- 大火既西流,涼風日凄厲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夜火云間戍,寒楓江上城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平溪
- 遠火明漁舫,長吟倚客簫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夜泊淮陰
- 侯火驚燕甸,宵衣想漢宮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贈董職方德甫擢光祿卿
- 煙火滿城天向夕,一雕飛過不知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晚登沁州城有感
- 新火新煙新月流,新歌新月破新愁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漁樂圖(都不記創于誰,近見湯君顯祖,慕而
- 峰火照甘泉,刁斗出祁連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出塞(地名,六朝體也)
- 風火燒荒急,星辰過隊閑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云中十二韻
- 螢火出深碧,池荷聞暗香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
- 兵火銷鄰境,龍沙有去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岷公送李評事往宜春
- 兵火燒文缺,江云觸蘚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讀峴山碑
- 兵火焚詩草,江流漲墓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亂中聞鄭谷、吳延保下世
- 烈火先燒玉,庭蕪不養蘭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常州孟諫議座上聞韓員外職方貶國子博士有感
- 舊火收槐燧,馀寒入桂宮。 -- 出自唐·韋承慶·寒食應制
- 鬼火時獨出,人煙不相交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山行書事
- 野火燒枝水洗根,數圍孤樹半心存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擬古詠河邊枯樹
- 遠火熒熒聚寒鬼,綠焰欲銷還復起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夜入簡子古城
- 烽火今已息,非復照甘泉。 -- 出自唐·虞羽客·雜曲歌辭·結客少年場行
- 戍火三籠滯晚程,枯桑系馬上寒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蕭縣道中
- 夜火連淮市,春風滿客帆。 -- 出自唐·閭丘曉·夜渡江
- 燧火開新焰,桐花發故枝。 -- 出自唐·孫昌胤·清明
- 改火清明后,優恩賜近臣。 -- 出自唐·鄭轅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御火傳香殿,華光及侍臣。 -- 出自唐·王濯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流火初晨復毓靈,連璧更疑唐杰盛。 -- 出自宋·王益·新繁縣東湖瑞蓮歌
- 育火養中央。 -- 出自宋·陳樸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丹火發來燒內境,冷泉深處浴猴孫。 -- 出自宋·陳樸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烽火一把,常送平安耗。 -- 出自宋·蔡挺·喜遷鶯·霜天清曉
- 烈火瑯玕碎,深堂霹靂鳴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爆竹
- 老火燒空未擬收,忽驚快雨破新秋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舟行次南都遇雨
- 藻火為裳誠倒施,赤驥不得黃金羈,編之下櫪耳羸垂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隨子直十五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