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2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劫火洞然壞,無如嘉句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邠老郎官湖懷古五首
- 燈火虹橋,難尋弄波微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下水船·芳草青門路
- 心火成灰不復(fù)然,故園笑別十三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局中歸
- 香火因緣知有在,草庵蔬粥不他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金陵和上人
- 烽火去不息,胡塵高際天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王威古
- 烽火從北來,邊城閉常早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輕車
- 膏火自煎熬,多財為患害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如火在薪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大壯大觀舞歌 大壯舞歌
- 爐火殆可謝,衣絮誰復(fù)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日火相吐吞,乾離力還并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寒
- 潑火既經(jīng)寒食雨,解酲須撥凍醪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明日雨止復(fù)招子駿堯夫游南園
- 夜火裝丹灶,晴霜醮石壇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學(xué)仙者
- 燈火動漁磯,湖邊過鳥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佇月亭
- 燈火為溟濛,詩書亦沾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興守夜直聽雨
- 烈火非不猛,不耗豐煉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同景仁寄修書諸同舍
- 大火已西落,溫風(fēng)猶襲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五夜省直
- 烈火燒林虎豹慄,疾雷裂地龍蛇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圣俞詠昌言五物·懷素書
- {左火右鼎}蠡煩挏取,勺藥助烹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酪羹
- 螢火而今,飛破秋夕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惜瓊花·汀蘋白
- 新火飛煙上柳梢,天供好景助詩豪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次韻清明日西湖
- 稟火自高明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齊雩祭歌 黃帝 一
- 烈火從風(fēng)回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隋王鼓吹曲 校獵曲
- 大火收殘暑,清光漸惹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同舊韻
- 煙火空存桃葉渡,依然蘭月如鉤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臨江仙·白鷺飛邊舟一個
- 桂火初溫玉酒卮,柳陰殘照柁樓移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漁家傲·淡墨輕衫染趁時
- 擲火萬里坎震宮,雨騎迅發(fā)來太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劫火洞然毫末盡,此廬不壞人如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樞先生草庵
- 香火在帝去已久,玉笥亦九門亦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
- 以火為官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
- 獵火一山紅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上益州上柱國趙王詩 二
- 烽火照成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侍從徐國公殿下軍行詩
- 細火落空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山齋詩
- 望火獸空驚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伏聞游獵詩
- 大火煉真文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道士步虛詞 八
- 山火實時燃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傷王司徒褒詩
- 烽火照江明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劉儀同臻詩
- 大火沒西南,晝短宵已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膏火自煎,一室之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有泉在山(一首)
- 膏火之燭,維以自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有泉在山(一首)
- 夜火千家紅杏幙,春衫十里綠楊樓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歲暮雜憶
- 煙火近通槃瓠俗,水云深入武陵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鐘陵道中作
- 心火不銷雙鬢雪,眼泉難濯滿衣塵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下第東歸道中作
- 野火燒人骨,陰風(fēng)卷陣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塞上傷戰(zhàn)士
- 煙火晝不起,蓬蒿春欲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陳季壁
- 夜火臨津驛,晨鐘隔浦城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陸贄擢第還蘇州
- 兵火有馀燼,貧村才數(shù)家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堠火經(jīng)陰絕,邊人接曉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古之奇赴安西幕
- 熨火陂前濕荒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荊門歌送兄赴夔州
- 掇火身潛起,焚香口旋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貞固上人
- 石火光陰,人身不久,算來生死難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石火光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