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江南江北雪漫漫,遙知易水寒 -- 出自·向子諲·阮郎歸
- 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-- 出自·杜甫·茅屋為
- 砌下落花風起,羅衣特地春寒。 -- 出自五代·馮延巳·清平樂·雨晴煙晚
- 江南江北雪漫漫。遙知易水寒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阮郎歸·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
- 長記曾攜手處,千樹壓、西湖寒碧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暗香·舊時月色
- 萋萋春草秋綠,落落長松夏寒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田園樂七首·其四
- 夜如何其夜漫漫,鄰雞未鳴寒雁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更衣曲
- 描寫思鄉(xiāng)的詩句: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 -- 出自··
- “秋風清,秋月明,落葉聚還散,寒鴉棲復驚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哀鴻酸嘶暮聲急,愁云蒼慘寒氣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
- 數(shù)詩往復相感發(fā),汲新除舊寒光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〔雨順風調(diào)百谷登,民不饑寒為上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荔支嘆
- 君才有如切玉刀,見之凜凜寒生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李公恕赴闕
- 怪君何處得此本,上有桓玄寒具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
- 山陽曉霧如細雨,炯炯初日寒無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云收霧卷已亭午,有風北來寒欲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藍尾忽驚新火后,(白樂天《寒食》詩云:三杯藍尾酒,一碟膠牙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江邊曉起浩無際,樹杪風多寒更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凍吟書生筆欲折,夜織貧女寒無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豈如吾蜀富冬蔬,霜葉露牙寒更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春菜
- 金沙玉礫粲可數(shù),古鏡寶奩寒不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
- 試問黃河夜偷渡,掠面驚沙寒霎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(zhàn)袍
- 飛起玉龍三百萬,攪得周天寒徹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念奴嬌·昆侖
- 落日荒林暗,(以上毛澤東)寒鐘古寺生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言排律·湘江漫游聯(lián)句
- 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!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
- 翠瓜碧李沈玉甃,赤梨葡萄寒露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苑中騋牝三千匹,豐草青青寒不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沙苑行
- 吳檣楚柁牽百丈,暖向神都寒未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風二首
- 鳥雀苦肥秋粟菽,蛟龍欲蟄寒沙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秋枉裴道州手札,率爾遣興,寄近呈蘇渙侍
- 東西南北百里間,仿佛蹴踏寒山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狩行(時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東川)
- 一柱中擎遠碧,兩峰旁倚高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一柱中擎遠碧
- 刬地東風欺客夢,一枕云屏寒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 書東流村壁
- 豐登意緒,婉娩光陰,都作暮寒堆積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蘇武慢·帳暖金絲
- 與客攜壺且醉,雁飛秋影江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木蘭花慢 題上饒郡圃翠微樓
- 眼看菊蕊重陽淚,手把梨花寒食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陵園妾
- 有松百尺大十圍,生在澗底寒且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澗底松·有松百尺大十圍
- 老于我者多窮賤,設使身存寒且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鏡吟
- 黃茅岡頭秋日晚,苦竹嶺下寒月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山鷓鴣
- 翠藻蔓長孔雀尾,彩船櫓急寒雁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,醉中狂歌,凡
- ]酡顏一笑夭桃綻,清吟數(shù)聲寒玉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舒員外游香山寺數(shù)日不歸,兼辱尺書,大夸勝
- 濕銀注鏡井口平,鸞釵映月寒錚錚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河陽詩
- 霧窗寒對遙天暮,暮天遙對寒窗霧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霧窗寒對遙天暮
- 豈其馬上破賊手,哦詩長作寒螿鳴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長歌行
- 臨風畫角曉三弄,釀雪野云寒四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白殘未消古鼎火,燈暗尚結(jié)寒缸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
- 殘燈熠熠露螢明,落葉蕭蕭寒雨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枕上
- 駝鳴喜見泉脈出,雁起低傍寒云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塞上曲
- 荒陂十畝浴鳧鴨,折葦枯蒲寒意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看梅絕句
- 寄懷本自俗塵外,移病何妨寒雨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寒在告有感
- 浮生過五十,光景如飛鴻;寒暑俛仰間,四序忽已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丁酉除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