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2個(gè)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檄書初開五云色,不嫌坐上寒無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天臺(tái)行
- 枯腸頗怪酒力薄,勁氣著人寒慘慘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中次韻答劉提舉
- 主人醉倒不知春,夢(mèng)回故苑寒云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棠梨白練圖
- 寒復(fù)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檥舟當(dāng)?shù)礁圩?/a>
- 梅花開盡臘亦盡,春暖便如寒食天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初春偶作
- 幽蟲傍草晚相映,遠(yuǎn)水著煙寒未分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隱居秋日
- 歸去須沉醉,小院新池月乍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拋球樂·盡日登高白玉杯
- 落梅著雨消殘粉,云重?zé)熭p寒食近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上行杯·落梅著雨消殘粉
- 深夜夢(mèng)回情脈脈,竹風(fēng)檐雨寒窗隔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歸國(guó)謠·何處笛
- 落梅暑雨消殘粉,云重?zé)熒?span id="yqe44gu" class="hong">寒食近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上行杯(與本調(diào)不同)
- 白日曈曨望龍坂,坐上一言寒可暖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人
- 入春十日寒始至,春氣欲歸寒格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多雨
- 荒城懶出門常掩,春氣欲歸寒不斂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
- 方塘春先淥,密竹娟娟午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巳日瑞圣園錫燕呈諸同舍
- 飛光無停芳?xì)q闌,群陽不行寒氣動(dòng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僧晚容
- 濃艷暗香爭(zhēng)暖,羅帷不用遮寒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閑愁無奈指頻彈
- 要共梅花同曉,薄羅不奈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元宵初過少吹彈
- 乘風(fēng)縹緲,凌空徑去,不怕高寒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夜來聽雪曉來看
- 下了紙帳,曳上青氈,一任霜寒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訴衷情·老人無復(fù)少年歡
- 夜深青女濕微霜,暗香散、廣寒宮殿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鵲橋仙·溪清水淺
- 倚危樓縱目,繡簾初卷,扇邊寒減,竹外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風(fēng)流子·吳越東風(fēng)起
- 長(zhǎng)蘆瘦竹映漁家,燈火渺茫寒照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松江
- 吳船漸起晚潮生,蠻榼未空寒日短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木蘭花/玉樓春
- 青衫客散河橋柳,暮雨春歸寒食天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費(fèi)師之寄兆卿
- 天南地北雙飛客,老翅幾回寒暑!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雁丘詞
- 一年好處,是西風(fēng)、鄉(xiāng)出東籬寒菊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念奴嬌·一年好處
- 池邊冰刃暖初落,山上雪棱寒未銷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堂早春
- 長(zhǎng)空無瑕露表里,拂拂漸上寒光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中秋夜吳江亭上對(duì)月,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
- 風(fēng)起兮霜下,池塘冰兮井水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夜辭十首
- 橫黃兮橘綠,湛霧飛兮夜月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夜辭十首
- 古人去去不復(fù)返,孤亭寂寂寒江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此心寥寥秋夜月,孤光散入寒光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悲秋辭
- 夜半蟾蜍落丹井,琪林深鎖寒葉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端午述懷
- 寒泉瀉破青山腹,青山不改寒泉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景德觀枕流
- 溪聲暗繞蒼苔路,翠羽絲毛寒不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悲風(fēng)曲
- 夜騎玉鰲採(cǎi)明月,蘂殿瑤臺(tái)寒徹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飛仙吟送張道士
- 延壽堂中幾病僧,囊無挑藥寒徹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珊上座歸育王
- 水清偏見梅花骨,筆下一溪寒浸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(bǔ)之三昧賞之以詩
- 白龜上合玄武精,碧溜甃玉寒涓涓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仙群讖
- 商聲爽淅合群籟,澤國(guó)凜溧寒欲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
- 上有滿月如鹴盆,筼筜桃枝寒自蕃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戴起之題猿鳥圖(牧谿書)
- 去年三冬暖不雨,今年孟春寒有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呈石末公
- 不堪吟罷西風(fēng)起,黃葉滿庭寒日斜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日臥病(一作秋日旅中)
- 記得昔游情味,浩歌不怕朝寒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新開湖水浸遙天
- 獨(dú)泛扁舟歸去,老來不耐霜寒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敗荷枯葦夕陽天
- 綠云低攏,紅潮微上,畫幕梅寒初透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鵲橋仙·風(fēng)清月瑩
- 章江未覺清澈骨,西山一帶寒煙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合流遇潘子真,出斯文相示,因置酒。子真,
- 有時(shí)當(dāng)暑如清秋,滿堂風(fēng)雨寒颼颼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馬秀才草書歌
- 枝月喉,棹霜脊,北斗離離在寒碧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劍俞
- 含情紡織孤燈盡,拭淚相思寒漏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效古秋夜長(zh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