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喬木繞舍如綠幃,群山四面寒參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書綠帷亭壁
- 素紈不搖風(fēng)滿襟,露氣中夜寒相侵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秋夜坐遣興
- 煙中島嶼遠(yuǎn)歷歷,風(fēng)外巖壑寒颼颼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彥思有北樓見寄之作依韻和答
- 綠蛾緣條立春后,金蛹抱花寒食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詠柳
- 藏風(fēng)蓄雨蔭殿壁,不敢輒近寒森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煙開漢沔曉光薄,雪下褒斜寒力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提刑司勛
- 不伴長安黑彈丸,殺吏驚人寒起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閻刑部才元楊梅
- 寶犀壓帳春風(fēng)入,渴烏傳箭寒澌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趙保之青田即事
- 去思香火幾百祀,叢廬風(fēng)雨寒蕭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唐何循吏廟
- 虛堂永晝來風(fēng)長,石枕竹簟寒生光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
- 雷電翕虩蛟螭騰,方床竹簟寒生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渥赴西安主簿
- 竹塢無人雙翠羽,飛觸珊珊寒玉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雙翠羽
- 辛夷才謝小桃發(fā),蹋青過后寒食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三月
- 細(xì)風(fēng)奇支葉撼宮梧,早怯秋寒著繡繻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草堂竹徑在何處,落日孤煙寒渚西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贈強(qiáng)山人
- 紫塞月明千里,金甲冷,戍樓寒,夢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定西番·紫塞月明千里
- 更深何處人吹笛,疑是孤吟寒水中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舟中月明夜聞笛
- 最清虛好處,遙度幽香,不掩寒梅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錦堂春/錦堂春慢
- 莫謂雜花時候,便忘梅蕊沖寒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朝中措·病香無力傍欄干
- 不與群芳爭絕艷,化工自許寒梅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不與群芳爭絕艷
- 卷地風(fēng)驚,爭催春暮雨,頓回寒威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雨中花慢·痛飲狂歌
- 草草杯盤聊話舊,同剪西窗寒燭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念奴嬌·歲華晼晚
- 赤闌干外梨花雨,還是去年寒食心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鷓鴣天·禁瘆馀寒酒半醒
- 傷心事,是年年冰合,在在風(fēng)寒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 丁酉歲感事
- 但憐時節(jié)不相謀,正墮清明寒食里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與葉晦叔同考校諸生渙宿貢院作
- 早是相思瘦損,梅花謝了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風(fēng)入松·畫橋流水欲平闌
- 觀風(fēng)堂迥暗香飄,卷雨樓前寒翠擁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玉樓春
- 文書甚簡民甚喜,老吏往往寒無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奴字韻寄李廷吉
- 淚眼相看爭忍望,天際孤村寒驛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念奴嬌·媚容素態(tài)
- 融尊側(cè)倒也思量,清坐有人寒起粟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玉樓春
- 玉斧為誰,冰輪如許,宮闕想寒深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吳松初冷
- 秋風(fēng)萬里,湛銀潢清影,冰輪寒色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念奴嬌·秋風(fēng)萬里
- 東風(fēng)莫謾送扁舟,為管取、輕寒羅袖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鵲橋仙·江梅仙去
- 犀奩象局,驚回槐夢,飛雹生寒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朝中措·桐陰薇影小闌干
- 映燭占花,臨窗卜鏡,還念嫩寒宮袖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探春慢·彩勝宜春
- 須更約,他年清照,為人常到寒霄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漢宮春·秋意還深
- 吾廬,猶記得,波橫素練,玉做寒峰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瀟湘夜雨/滿庭芳
- 風(fēng)帽還欹清露滴,凜凜微生寒粟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酹江月/念奴嬌
- 云海茫茫人換世,幾度梨花寒食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·念奴玉立
- 飛雪沒馬,轉(zhuǎn)沙場疊鼓,三年寒食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次許丹房韻,時將赴鎮(zhèn)陽,聞北潭雜
- 兩晉名流誰有,半生老眼常寒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雨中花 仆將以窮臘去汴,平生親友,零落殆
- 與君洗盡,滿襟煩暑,別作高寒境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青玉案·紅莎綠蒻春風(fēng)餅
- 坐聽燈人報曉籌,二十五聲寒點后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四景宮詞
- 凍雨跳空,朔云屯地,陡覺夜寒無賴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蘇武慢 對雪
- 七年服氣絕煙火,玉樓明月寒冰壺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(xué)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雨歇蒼鷹喚晚晴,淺草黃芽寒兔走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與言君飲酒
- 文成一線今將斷,錢翁老死寒灰散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酈績溪仲玉為錢氏門人
- 誰教《明月引》,翻作《苦寒行》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秋風(fēng)引
- 先秋瑟瑟生谷風(fēng),青陰倒卓寒潭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靈松歌
- 天色紺滑凝不流,冰光交貫寒曈曨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