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9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洞庭之東江水西,簾旌不動夕陽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登岳陽樓
- 良圖掃沙漠,別夢繞旌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羞言梁苑地,烜赫耀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
- 半夜水軍來,潯陽滿旌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,憶舊游......
- 一方稱警蹕,萬乘擁旌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帝廟
- 今誰主文字,公合把旌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安道讀杜詩
- 江邊踏青罷,回首見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
- 歸來懸兩狼,門戶有旌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興五首
- 十年出幕府,自可持旌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高三十五書記
- 不愁巴道路,恐濕漢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對雨
- 秦山當警蹕,漢苑入旌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
- 高蘿成帷幄,寒木累旌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萬丈潭
- 詩書遂墻壁,奴仆且旌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避地
- 還鄉隨露布,半路授旌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何處難忘酒七首
- 嗚嗚三奏罷,城上展旌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賦得邊城角
- 丈夫本自許,四十擁旌旄,上馬不回顧,賊穴窮腥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起有感
- 褒中秋鼓角,渭曲晚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
- 霜風急鼓吹,煙月暗旌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長垣北
- 分陜振鼓鼙,二崤滿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見贈
- 吾從大夫后,歸路擁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納涼(得時字)
- 明朝已高塵,輤車引旌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鼉鼓三聲報天子,雕旌獸艦凌波起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昆明池水戰詞
- --韓愈軸轤亙淮泗,旆旌連夏鄂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晚秋郾城夜會聯句
- 文字銳氣在,輝輝見旌麾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寄崔二十七立之
- 賴有邊城月,常伴客旌懸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疇昔篇
- 千騎朝來填戟門,雙旌已復指梅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歲之二日欲游翟園以寒風而止
- 屐齒苔痕猶故跡,霓旌鸞佩已清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鞏釆若游蒲澗
- 猶憐弊簪履,重委舊旌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,大夫本題言
- 從星作風雨,配日麗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月三十韻
- 淮水連年起戰塵,油旌三換一何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贈李十一
- 中朝理章服,南國隨旌旆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
- 平陵車馬客,海上見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崔過歸淄青幕府
- 巴人迎道路,蠻帥引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中丞赴辰州
- 羽騎參差花外轉,霓旌搖曳日邊回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(景龍三年二月
- 萬里清游不暇慵,雙旌換得一枝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再題青城山
- 元戎選部曲,軍吏換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防秋將
- 悠然獨歸去,回首望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罷攝官后將還舊居,留辭李侍御
- 從此向南無限路,雙旌已去水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建州陸使君
- 別酌春林啼鳥稀,雙旌背日晚風吹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王卿
- 殺身傍權要,門戶有旌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第一百九十六
- 晨光上階闥,殺氣翻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題尉遲將軍新廟
- 元瑜思舊幕,幾夜夢旌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
- 曲棧重江初過雨,前旌后騎不同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張郎中還蜀歌
- 聞師新譯偈,說擬對旌麾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覺興上人歸中條山兼謁河中李司空
- 山花迷部曲,江雨壓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
- 一榻早年容孺子,雙旌今日別文翁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重送朗州張員外
- 秋江待晚潮,客思旆旌搖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江
- 畦花被錦繡,庭檜森旌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景仁東園
- 妻孥隔豺虎,關輔暗旌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張安道讀杜集
- 兩印每閑軍市靜,雙旌多偃送迎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次道子中書問歸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