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9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澈也客金吾,于何駐旌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
- 解瑟于今又再秋,弓旌所致總名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胡叔獻被召二首
- 白發晚持川口節,丹旌暑下峽門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夔漕王中浦二首
- 蜀關幾犬豕,淮岸邇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
- 棋局不收花滿洞,霓旌欲別浪翻天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曹處士幽居
- 山靈迎我來,林影羅旌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玉座忽逢春月盡,金旌遙指洛川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仁宗皇帝挽詞七首
- 城南春滿路,空見素旌歸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哭石曼卿
- 細和煙,冷和雨,透簾旌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酒泉子·寂寞青樓
- 境靜江清無事時,紅旌畫鹢動漁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釣罾潭
- □雪鎖戈鋋,非煙繞旌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孫使君
- 盛游限羸疾,悚踴瞻旌旗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,過報德寺見懷
- 揚鞭玉關道,回首望旌旗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奉使朔方,贈郭都護
- 山川引行陣,蕃漢列旌旗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出塞
- 結發早驅馳,辛苦事旌麾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從軍行二首(一作擬古)
- 一枝須折桂,六闕舊旌門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義門胡生南歸
- 看取紅幢翠蓋、引前旌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南歌子·麥隴深初轉
- 風露絹絹玉井蓮,霓旌絳節會中元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鷓鴣天·風露絹絹玉井蓮
- 吾皇哀戀,淚血灑神旌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六州
- 聞道江頭消息好,玉旌瑤幟滿樓船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溫其雪
- 風云慘澹,貔貅得意,旌旗閑暇。 -- 出自金·王渥·水龍吟·短衣匹馬清秋
- 蜃將樓閣宮中落,引旌旗月下來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風霜留檜柏,陰雨見旌旗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朱仙鎮廟
- 當朝有魏尚,復此駐旌旗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居庸關
- 團花靺鞈春日,細柳旌旗拊髀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駕歸自閱群望于衢恭賦(三月三日)
- 今朝榮貴慰我心,雙旌引向重城出。 -- 出自唐·李建·贈別唐太師道襲
- 邊風思鞞鼓,落日慘旌麾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邊秋薄暮(一作出塞)
- 勒兵遼水邊,風急卷旌旃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塞下曲
- 中衢橫鼓角,曠野蔽旌旃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圣制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
- 鉤陳侍帷扆,環衛奉旌麾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哭蔣詹事儼
- 金管紅弦旖旎隨,霓旌玉佩參差轉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玉樹曲
- 淚隨溝水逝,心逐曉旌懸。 -- 出自唐·杜淹·寄贈齊公
- 榮光開帳殿,佳氣滿旌門。 -- 出自唐·魏元忠·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
- 肅肅旋車軫,悠悠蕩旌節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送別
- 邊聲入鼓吹,霜氣下旌竿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塞外三首
- 秦城亙宇宙,漢帝理旌旃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出蕭關懷古
- 孤峰問徒御,空磧見旌麾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湯中丞和蕃
- 懷恩偏感別,墮淚向旌麾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奉送杜侍御還京(一作杜中丞,一作林中丞)
- 大軍傳羽檄,老將拜旌旗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徐大夫赴南海
- 按節鳴笳中貴催,紅旌白旆滿船開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早發湘中
- 威靈動風云,飄爽回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留侯廟
- 閭閻瞻冕服,父老識旌旃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趙清憲入蜀
- 悄屏氣兮若思,嚴霓旌兮來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樂章
- 勞勤需摩拊,勇怯要旌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袁憲閱兵許浦
- 柳陰承羽葆,花氣撲旌麾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胡興元三首
- 秉鈞廟堂司慘舒,建旌立節如張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郭功甫詩卷
- 香凝燕寢,遮莫下簾旌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臨江仙·畫棟朱樓凌縹緲
- 世間杰棟俯飛翰,簾旌不動天風寒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東林一枝庵
- 搖搖故山心,長風動旌旃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再和
- 無已時,千里萬里從旌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隴頭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