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9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人間厭謫墮久,恨霓旌未返碧樓空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木蘭花慢·折芙蓉弄水
- 霜風壯金鼓,霧氣濕旌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塞上
- 高陽將幕開,濯錦使旌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程端明知成都
- 千騎骎骎簇畫辀,高旌大蓋五驊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濟川有書見貽云以親老須守遠郡以便祿養不得
- 怕群仙、重游到此,翠旌難駐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賀新郎·浪涌孤亭起
- 輕舟不敢渡,空立望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李大夫渡口阻風
- 計書重譯至,錫命雙旌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韋中丞奉使新羅
- 喬山森羽騎,渭水擁旌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
- 涂芻聯法從,營騎肅旌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龍沙重九會,千騎駐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陪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
- 淚聞橫吹落,心逐去旌懸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度出塞
- 長波靜云月,孤島宿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作李益詩)
- 空留嬪御,掩泣望霓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忽值漲流沒,槎牙綴旌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古柳
- 莫隨文學乘,空望旆旌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鎮河陽
- 想見梅黃飛雨里,前旌已在百花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王端材以宣諭屬官入川
- 神仙中人龍作馬,翠旌絳節從天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奉陪內翰二丈醴泉避暑
- 朝朝向南拜,愿睹漢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德佑二年歲旦
- 岸風搖鼓吹,波日亂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憶浣花泛舟
- 立功報天子,執節旗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胡考甫
- 晚營嚴鼓角,紅葉拂旌旗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幽上留別令狐侍郎
- 海陽沈飲罷,何地佐旌旄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邵安石及第(一作選輦歸連州覲?。?/a>
- 霞梯赤城遙可分,霓旌絳節倚彤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天壇夜見海日
- 巖空騶馭響,樹密旆旌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
- 山川迷向背,氛霧失旌旗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雨雪
- 關東領藩鎮,闕下授旌旄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府上姚中丞
- 日華光組練,風色焰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
- 樓船下三江,千里懸旌旗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手執王粲筆,閑吟向旌旗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
- 此時瞻相府,心事比旌懸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揚州選蒙相公賞判雪后呈上
- 三字帶來天上貴,雙旌擁出世間榮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紫微孫舍人赴鎮長安
- 未得四旬馀四載,龍旌不覺變銘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哭錢觀察
- 溪山帶城郭,松竹環旌幢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李仲鎮懶窠
- 新霜著群木,歸舟颺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清暉閣
- 千里江山增麗,是處旌旗改色,佳氣郁輪襜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紫橐論思舊
- 宿昔見漢兵,龍蛇滿旌棨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讀史
- 樵客天一畔,何由拜旌軒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述德上太原嚴尚書綬
- 群祆離分野,五岳拜旌幢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葉尊師歸處州
- 近日東南興節士,既旌吳子又褒徐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判府蒲左丞寵贈佳篇謹次韻
- 珠樹移陰從帝圃,霓旌分影自仙鄉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玉皇大殿告成
- 敬受丹書豈易侔,式旌玉刻誠難繼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宣讀天書
- 指揮在將軍,坐作看旌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邊頭嘆
- 魚龍聽弦管,鳧鶴識旌旗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鳳翔西郭新亭
- 遠戎移帳幕,高鳥避旌旃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狄尚書鎮太原
- 何人薦籌策,走馬逐旌旃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營
- 游魂應到蜀,小碣豈旌賢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經李白墓
- 會須紆袞繡,寧久駐旌麾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虔守楚大夫
- 只疑春信早,先擁使旌來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又用前韻和早梅二首
- 請看當年廣陵王,雙旌六纛何輝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南園
- 煌煌鳴佩璐,燦燦動旌霓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