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道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田園寥落干戈后,骨肉流離道路中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河南經亂
- 料有牽情處,忍思量、耳邊曾道。 -- 出自宋·時彥·青門飲·寄寵人
- 江南自是離愁苦,況游驄古道,歸雁平沙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高陽臺·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
- 浮生只合尊前老。雪滿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虞美人·寄公度
- 去年戰桑干源,今年戰蔥河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戰城南
- “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元··
- 早服還丹無世情,琴心三疊道初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
- 我亦東奔向吳國,浮云四塞道路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扶風豪士歌
- 君不見直如弦,古人知爾死道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笑歌行 (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)
-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,還道滄浪濯吾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笑歌行 (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)
- 一旦功成名遂,準擬東還海道,扶病入西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歌頭·安石在東海
- 定似香山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,侍立邇英,而秋冬之交,子由
- 世俗何知貧是病,神仙可學道之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回先生過湖州東林沈氏,飲醉,以石榴皮書其
- 蓬山路遠人難到,霜柏威高道轉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人
- 老非懷土情相得,病不開堂道益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
- 紫李黃瓜村路香,烏紗白葛道衣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病中游祖塔院
- 定是香山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
- 明朝知覆誰家瓿,猶有桓譚道必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吳少卿絕句
- 夫物蕓蕓各歸根,眾中得一道乃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眾妙堂?廣州何道士?
- 生公侯家,才性高爽,棄家求道,不蓄妻子,與世無累,而父母與兄之喪,貧不能舉,以是眷眷世間,不能無求于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章默(并敘)
- 司馬景王既執凌而歸,過梁道廟,凌大呼曰:“我亦大魏之忠臣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嵇紹似康(并引)?一作戲作賈梁道詩?
- 奕奕梁山,維禹甸之,有倬其道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韓奕
- 生別展轉不相見,胡塵暗天道路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
- 笑接郎中評事飲,病從深酌道吾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甲
- 已許虎溪云里臥,不爭龍尾道前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白花冷澹無人愛,亦占芳名道牡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白牡丹
- 陰德自然宜有慶,皇天可得道無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予與微之,老而無子,發于言嘆,著在詩篇。
- 誰道三年千里別,兩心同在道場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李滁州
- 聚散但慚長見念,榮枯安敢道相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侍中晉公欲到東洛,先蒙書問,期宿龍門,思
- 長嗟博士官猶屈,亦恐騷人道漸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
- 每因樓上西南望,始覺人間道路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西樓憶行簡
- 地僻山深古上饒,土風貧薄道程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人貶信州判官
- 故人安慰善為辭,五十專城道未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著刺史緋答友人見贈
- 夢兒亭古傳名謝,教妓樓新道姓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余杭形勝
- 七年四月,予罷河南府,歸履道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興五首并序
- 更慚山侶頻傳語,五十歸來道未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山侶
- 茅君奕世仙曹貴,許掾全家道氣濃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鄭州獻從叔舍人褎
- 蘭亭宴罷方回去,雪夜詩成道韞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
- 情知言語難傳恨,不似琵琶道得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鷓鴣天·南浦舟中兩玉人
- 名姓已隨身共隱,文辭終與道相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綀布單衣白羽扇,路傍人總道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游
- 總角人家塾,學經至豳詩,治道本耕桑,此理在不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
- 花經風雨人方惜,士在江湖道更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晚
- 山市人經饑饉後,孤生身老道途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行
- 本來堯舜身親見,孰謂丘軻道不傳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子遹
- 烏笠游僧云際去,白衣醉叟道傍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蘭亭道上
- 圣主已嚴天上駕,孤臣歸作道傍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望永阜陵
- 名譽不如心自肯,文辭終與道相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學庵
- 盆山冰釋書窗暖,藥灶香濃道院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戲作
- 小試壺公縮地術,數峰閑對道州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吾家舊藏奇石甚富今無復存者獨道石一尚置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