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9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顧侯達(dá)語默,權(quán)子識通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高山人兼呈權(quán)顧二侯
- 相逢不相識,出沒繞通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和盧侍御通塘曲
- 回首彭城,清泗與淮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 別徐州
- 新亭在東阜,飛宇臨通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都妙峰亭
- 威聲西振夏,武節(jié)北通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獲鬼章二十二韻
- 或安貧,或安富,或爵通侯封萬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老人行
- 何曾淵明歸,屢作敬通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
- 倒浸九天河影白,遙通百谷海聲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虎跑泉
- 邑中九萬家,高棟照通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懷
- 終年常起峽,每夜必通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云
- 彥昭超玉價,郭振起通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陳拾遺故宅
- 贊普多教使入秦,數(shù)通和好止煙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
- 扁舟輕褭纜,小徑曲通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六首
- 幽花欹滿樹,小水細(xì)通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過南鄰朱山人水亭
- 不知百載后,誰復(fù)來通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薛稷少保書畫壁
- 天青風(fēng)卷幔,草碧水通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錦江元過楚,劍閣復(fù)通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謁先主廟(劉昭烈廟在奉節(jié)縣東六里)
- 飽食坐終朝,長歌醉通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懷
- 已共身心要約定,窮通生死不驚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遣懷
- 相悲今若此,湓浦與通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
- 水嬉歌盡日,雪宴燭通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齋居春久感事遣懷
- 四面無附枝,中心有通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云居寺孤桐
- 雪銷洛陽堰,春入永通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 齊梁格。
- 楊花飛上路,槐色蔭通溝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(yīng)制
- 紙新窗正白,爐暖火通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書
- 耕犁無易業(yè),鄰曲有通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泛湖至東涇
- 萬里獻(xiàn)太社,裨將皆通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
- 漁樵皆結(jié)友,鄰曲自通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壁
- 遠(yuǎn)引寒泉成碧沼,稍通密竹露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開東園路北至山腳因治路傍隙地雜植花草
- 丹液下注臍,黃云上通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讀道書
- 青簾猶滴雨,綠浦恰通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河橋晚歸
- 茶發(fā)蜀岡雷殷殷,水通隋苑月溶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揚州九曲池
- 床擁琴書供枕藉,簾通風(fēng)月索平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乙巳早春
- 勸分無樍粟,告糴未通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朱元晦提舉
- 時來茍冥會,宛轡憩通衢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始作鎮(zhèn)軍參軍經(jīng)曲阿作
- 高秋更南去,煙水是通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宣城贈蕭兵曹
- 弟兄誰念慮,箋翰既通達(dá)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秋涼詩,寄正字十二兄
- 侯於山水間,結(jié)駟有通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張氏靜居院
- 人生無巧愚,天運有通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參惠州軍
- 直使聲名傳後世,窮通何必較功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子履遠(yuǎn)寄之作
- 便欲與君同樂處,窮通余事不關(guān)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
- 亭樓明落照,井邑秀通川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峴山送蕭員外之荊州
- ②結(jié)廬就嵌窟,剪竹通徑行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題明禪師西山蘭若①
- 疲馬臥長坡,夕陽下通津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暮秋山行
- 終當(dāng)竭其力,剆治為通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白秀才西歸
- 持行入都市,自謂術(shù)通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仙草
- 語言輕清微帶秦,南通交廣西峨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樂哉襄陽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
- 長刀斷人股,橫尸滿通逵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寒川消積雪,凍浦漸通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晚過水北
- 緒余起人死,妙處實通天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贈醫(yī)者鄒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