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9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法星低照蜀,明月遠通倍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百年渾似此,前人互通執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暉過太常博士宅
- 若非唐朝李太白,靖通真人當復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倪昭卿賦贈葉神童
- 前頭平俯水,里面曲通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小桃源
- 鳴笳陵絕浪,飛蓋歷通渠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山池
- 茫茫八極內,挾徑交通衢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墻上難為趨行
- 丘陵冒潢潦,溝澮成通川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躡丹梯、千盤百級,上通玄圃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登上方寺鐵塔
- 性空長入定,心悟自通玄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暉上人獨坐亭
- 春云猶伴雪,寒渚未通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婺州路別錄事
- 誰信家書,三月不曾通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春來江上打頭風
- 不管人間,榮辱與窮通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曉來江口轉南風
- 三乘歸凈域,萬騎餞通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
- 鎮吳稱奧里,試劇仰通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酬李丹徒見贈之作
- 雞鳴東方曙,夙駕臨通逵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古離別
- 已上星津八月槎,文通猶自學丹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,每篇各用一韻
- 莫唱艷歌凝翠黛,已通仙籍在金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醉中襲美先起次韻
- 平湖五百里,江水想通波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鳥聲悲古木,云影入通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友人游江東
- 囂塵楚城外,一寺枕通波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虎丘西寺
- 帶天香、郁郁碾云軿,通宵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雪意垂垂
- 外道修羅驚縮項,神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兩手擘鴻蒙
- 九二見龍臨卦主,神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復卦起潛龍
- 清都遠,帝鄉遙,杳難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火星道,我待逞些神通,不怕你是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紅窗迥·富春坊
- 專候曉來,一點陽生通玄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金關開,玉戶閉,來往通關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液泉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四
- 冪歷庖煙出彩油,欲通云霧未能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三
- 農桑不須教,古俗自通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勢危寧過馬,徑狹欲通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曲漕橋送張秘校赴慶州幕
- 州民還最喜,門下舊通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少卿知宣州
- 入探虎穴誰為難,辭通造化方能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
- 中環走徹道,高闊可通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閔冢
- 青山中穴為大門,下通軌轍高莫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·山門
- 漢官聊擲彩,梵學競通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劉原甫見寄
- 桃花禹門水,早晚見通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許待制春雪
- 府公山西種,貴已為通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柳秘丞大名知錄
- 金鼓鳴兩傍,壺漿擁通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
- 居人且艱食,行商不通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七夕
- 靜算人間事偶然,窮通未必在穹玄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放言
- 十姓分中夏,五家遞通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四海三江與五湖,只通舟楫不通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感事吟
- 有客謂予曰,子獨不通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清風正藹如,小閣枕通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閣上招友人
- 分茶攧竹,打馬藏鬮;通五音六律滑熟,甚閑愁到我心頭?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南呂】一枝花 不伏老
- 山崖幽絕不復人跡通,帝雖悲思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白龜飛入楚,赤馬棹通吳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九韶先幸舜,五嶺后通秦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五十韻
- 書中塵不到,筆下句通神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寄陳蕓居
- 出處全在人,路亦無通塞。 -- 出自唐·聶夷中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