裳在第2個字的詩句
裳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霓裳曳廣帶,飄拂升天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 其十九
- 霓裳何飄飖,鳳吹轉綿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嵩山焦煉師
- 倒裳起謝客,夢覺兩愧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軒裳陳道路,往往兒童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次定國韻
- 霓裳蕭散羽衣空,麋鹿來游猿鶴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?此詩為李廌作?
- 褰裳試入插兩足,飛浪激起沖人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月十六日,與張、李二君游南溪,醉後,相
- 褰裳一和快哉謠,未暇饑寒念明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褰裳共過春草亭,扣門卻入韓家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(shù)句明日
- 軒裳大爐鞲,陶冶一世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猶子遲贈孫志舉
- 坤裳有正色,鞠衣亦令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朱遜之
- 裳裳者華,其葉湑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裳裳者華
- 裳裳者華,蕓其黃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裳裳者華
- 裳裳者華,或黃或白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裳裳者華
- 越裳翡翠無消息,南海明珠久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虹裳霞帔步搖冠,鈿瓔累累佩珊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
- 霓裳奏罷唱梁州,紅袖斜翻翠黛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宅西有流水,墻下構小樓,臨玩之時,頗有幽
- 褰裳復岸幘,閑傲得自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夏日閑放
- 霓裳法曲華清譜,燕妒身輕鶯學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春懷成都
- 褰裳危磴窮犖確,洗耳古澗聽淙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圜覺乾明祥符三院至暮
- 裂裳裹兩踵,此詩亦已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遠游
- 褰裳偶獨起,曳履得徐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中獨步
- 霓裳一曲千峰上,舞破中原始下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過華清宮絕句三首
- 芰裳荇帶處仙鄉(xiāng),風定猶聞碧玉香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蓮蓬人
- 褰裳遠野誰從我,散策空陂忽見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宋妃六首
- 褰裳告我去,祿仕當隨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褰裳伏檻處,綠凈數(shù)毛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月夜二首
- 霓裳何飄飖,童顏潔白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軒裳德不稱,徒自取譏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春有感寄常夷甫
- 褰裳涉淺瀨,矯首沒孤羽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田居四首
- 冠裳藝座灑清凡,軒外時聞韻籜龍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會蓬萊閣
- 褰裳起從之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門有萬里客
- 挽裳對我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門有萬里客
- 霓裳非本意,端拱且圖王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春日望海
- 搴裳觸泥水,裹飯往食之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贈崔立之
- 褰裳涉溪溪水淺,著屨度橋橋柱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月四日,同子文,克信,子潛,子直,材翁
- 紅裳翠蓋在眼中,欲往從之隔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臨武知縣李子西公廨君子亭
- 霓裳未徹天風起,腦子花鈿星散飛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晴後棄雪四首
- 霓裳才徹胡騎來,云門未得蒙親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華原磬
- 搴裳望洞庭,眼過天一角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待千巖
- 褰裳喚扁舟,臲卼不勝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清逸江
- 霓裳法曲渾拋卻,獨自花間掃玉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舊宮人
- 裹裳留闊襆,防患與通茶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令狐绹相公
- 紅裳剝盡看香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定風波·準擬階前摘荔枝
- 紅裳笑千金,清夜酒百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彥孚主簿
- 紅裳珠履知多在,點檢惟無□秀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郭明叔登縣樓見思長句
- 冠裳強包裹,齒發(fā)坐凋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家定國朝奉西歸
- 冠裳強包裹,半醉遣誰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寒食游南湖三首
- 褰裳六月渡,中流一帶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龜山
- 褰裳涉沮洳,斜絕汙池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
- 褰裳避涂泥,十載守憔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交代劉莘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