裳在第2個字的詩句
裳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冠裳強包裹,毀譽如飛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次前韻示元老
- 繡裳五色,昆臺十二,香深簾卷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水龍吟·望中璇海波新
- 沾裳即此地,厭復遠思君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巫山高
- 沾裳即此地,況復遠思君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黃裳元吉,邦家以寧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中和樂九章·歌儲宮第六
- 軒裳非我事,在野不妨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霓裳拂流電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和劉中書仙詩
- 霓裳拽住君休去,待我醒時更一瓻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有個仙人捧玉卮
- 褰裳涉幽澗,日落煙巖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何秀才郊園五首
- 黃裳蘊厚德,玉律儼清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胡太傅挽歌二首
- 霓裳才歇六么鳴,四弦盡作裂帛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紅裳照輕幢,紫殿閉鎖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戴月游西林
- 黼裳玄袞換氈裘,鞮唱羌歌滿中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謝皋羽傳后
- 軒裳如固有,千載起人思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太公釣渭圖
- 霓裳何飄飄,浩志凌紫氛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臥病喜惠上人、李煉師、茅處士見訪,因以贈
- 霓裳誰之子,霞酌能止客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尋華山云臺觀道士
- 褰裳百泉里,一步一清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游輞川至南山,寄谷口王十六
- 褰裳踏露草,理鬢回花面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春游樂二首
- 褰裳蹋路草,理鬢回花面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春游樂
- 褰裳尊處大安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笳鼓發
- 霓裳淺艷來何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花陰·霓裳淺艷來何處
- 裂裳不為媿,餌芝不為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
- 簪裳看似夢,俸祿薄如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身世
- 軒裳奔走外,日月往來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圃睡起
- 霓裳恐非人世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碧牡丹·院宇簾垂地
- 軒裳役群愚,兒曹眩文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六
- 紅裳呈艷麗,□娥一見,無奈狂縱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瀟湘夜雨/滿庭芳
- 冠裳玉帛葵丘會,驥尾追隨倘許從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十月七日,毛主席書來,有“尊詩慨當以慷
- 霓裳云氣潤,石徑術苗香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王道士 [一作秦系詩]
- 霓裳羽蓋傍臨壑,飄飖似欲來云鶴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宿無為觀
- 霓裳若有來,覯我云峰側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湘
- 素裳戔戔,誰涉不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無衣一首招黃任道歸
- 青裳素面天應惜,乞與西園十日陰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賦
- 甲裳無乃重,腐儒故多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董園
- 褰裳上墟丘,但見蒿與薇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雜詩
- 褰裳對晚晴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
- 褰裳摘明珠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陳思王曹植贈友
- 紳裳視絕云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仆射東山集詩
- 霓裳曲罷君王笑,宜近前來與改名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褰裳度王城,夙駕來軍壁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送僧歸護國寺
- 霓裳弄月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褰裳亂濤波,植杖負囊笈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丁丑仲春將渡浙江從者請盤沙予畏而不許既登
- 霓裳斷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六州歌頭·向來人道
- 霓裳夢斷,到如今、不許人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夜飛鵲/夜飛鵲慢
- 縫裳憐遠客,開幕想嘉賓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蓮
- 纁裳拂黛耜,彩繅映紅縻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躬耕籍田詩
- 脫裳掛木杪,喘汗如漿翻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登東寶山僧舍
- 開裳坐巖石,靜僻勝塵區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喜翁卷至
- 綠裳丹臉水芙蓉,不謂佳名偶自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芙蓉花
- 海裳經雨過,楊柳受春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縣圃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