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西秦百萬眾,戈甲如云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
- 卻秦不受賞,擊晉寧為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兄襄陽少府皓
- 卻秦振英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十
- )秦祖當侑坐,(廟有柏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亡秦只三戶,況我數十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詠荊軻
- 惜秦皇漢武,略輸文采;唐宗宋祖,稍遜風騷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沁園春·雪
- 照秦通警急,過隴自艱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夕烽
- 歌秦缶,寶康瓠,世皆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韻,壽南澗
- 自秦窮楚越,浩蕩五千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路次藍溪
- 周秦宅崤函,其宅非不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兇宅
- 望秦嶺上回頭立,無限秋風吹白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貶官過望秦嶺 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。
- 蘇秦煌煌佩六印,尼父棲棲厄陳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數世
- 三秦父老應惆悵,不見王師出散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長安城圖
- 蘇秦六印歸何日?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別
- 望秦樓何處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鵲橋仙·屆征途
- 代秦鄭衛,鳴竽張只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大招
- 燕秦有舊曲,淮南多冶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觀柘枝舞二首
- 過秦應吊古,惟有故山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
- 新秦又攻寇,京陜募兵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曇穎歸廬山
- 過秦淮曠望,迥瀟灑、絕纖塵,愛清景風蛩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木蘭花慢·過秦淮曠望
- 燕秦不兩立,太子已為虞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詠荊軻
- 階秦之衰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丹霞蔽日行
- 韓秦妙語久絕弦,誰煎鳳觜續此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子上弟赴郴州,史君羅達甫寺正之招
- 嚴秦修此驛,兼漲驛前池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褒城驛
- 蘇秦捫頰猶存舌,趙壹傾囊已沒錢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漫興(十首)
- 西秦飲渭水,東洛薦河圖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龍
- 蘇秦六百步,持此說韓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弩
- 斂秦煙,收楚霧,熨江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水調歌頭·細數十年事
- 越秦本異肥瘠,魯衛何曾弟兄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有嘆二首
- 想秦箏依舊,尚鳴金屋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滿江紅·晝日移陰
- 在秦張良椎,在漢蘇武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正氣歌
- 蘇秦憔悴人多厭,蔡澤棲遲世看丑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九日酬顏少府
- 望秦峰回過商顏,浪疊云堆萬簇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辭秦經越過,歸寺海西峰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歸天臺
- 蘇秦六印自多金,陶朱再相宜藏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酌別世弼
- 三秦流血已成川,塞上黃云戰馬閑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即事中元甲子(一作韋莊詩)
- 亡秦必楚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楚人謠
- 使秦詛楚人,晉亦議其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二詛楚文
- 使秦詛楚人,晉亦議其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咀楚文
- 大秦遙可說,高處見秦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大秦寺
- 大秦遙可說,高虎見秦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
- 〈秦君與家兄子瞻約秋后再游彭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秦觀秀才攜李公擇書相訪
- 念秦樓也擬人歸,應剪菖蒲自酌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澡蘭香 淮安重午
- 東秦邦北門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從過舊宮詩
- 亡秦未必非胡亥,滅趙終然是郭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讀史
- 三秦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將進酒/梅花引
- 避秦誰氏子,客死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田園樂
- 東秦稱右地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齊謳行
- 齊秦晉代及荊楚,千百其堵崩連墻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地動
- 游秦不得意,思越動長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吳耿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