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秦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自秦臺簫咽,漢皋珮冷,斷雨零云難覓。 -- 出自宋·曹邍·瑞鶴仙·爐煙銷篆碧
- 儀秦枉饒舌,施龍漫多口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書草屋壁
- 恨秦樹斜陽,暗催光景。 -- 出自宋·唐藝孫·齊天樂·柳風微扇閑池閣
- 嬴秦亂天綱,猛志凌海水。 -- 出自宋·呂同老·九鎖山十詠·仙跡巖
- 望秦峰迥過商顏,浪疊云堆萬簇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南梁行
- 西秦北趙各稱高,池上張筵列我曹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澠池
- 游秦復滯燕,不覺近衰年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冬杪歸陵陽別業五首
- 游秦未得意,看即更離家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友人歸武陵
- 三秦五嶺意,不得不依然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關中言懷
- 燕秦正戎馬,林下好婆娑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北山秋晚
- 蘇秦無負郭,六印又如何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過農家
- 夢秦書印斗,思越畫漁船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知己
- 入秦書十上,投楚歲三移。 -- 出自唐·鄭昉·人不易知
- 飄秦增舊嶺,發漢攬長空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小雪
- 蘇秦求富貴,自有一回時。 -- 出自唐·孫長史女·孫長史女與焦封贈答詩
- 誦秦少游柳梢青樂府,依其調作俚曲以遣興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柳梢青 老病客燕,真正經艱歲,口腹甚窘,
- 西秦笳鼓,東山寄傲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鵲橋仙 擬稼軒 中原懷古
- 強秦用間欺其主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逃秦仙眷依詩卷,圖續花源不妒渠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余堯衢同年古稀偕老圖題句寄祝
- 嬴秦亂黔首,留侯佐高帝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葛洪移家圖
- 滅秦蹙項在掌間,始知橋邊老人是黃石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將進酒·將進酒
- 避秦荒徑在,招屈古祠空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蘇秦張俯自縱橫,寵辱不驚魯連氏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賦張寺丞樗寮
- 視秦山喬岳不過一拳,視長江大河不過一滴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自贊
- 遺秦手自書,治忽猶指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齊齋倪尚書
- 老秦舉□媚□金,枉死如公恨最深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岳武穆葬西湖故宅為學宮
- 蘇秦空上咸陽書,韓信猶蒙里兒褲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行路難三首
- 蘇秦生為六印役,主父死愿五鼎烹,不如諸葛草間談管樂,陶潛醉裹傲羲皇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又坐隱辭
- 胡秦常恨邈,李杜豈堪齊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詩呈同院
- 如秦樓有美女,雜佩何珊珊;鸚鵡花間養,琵琶月下禪;長歌三月響,短舞萬人看;未必常如此,芙蓉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布袋和尚豐干禪師寒山拾得畫卷
- 報秦一片心,秋蓮孤劍寒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荊軻傳
- 辟秦人去幾千年,介石于今尚塊然。 -- 出自宋·洪彥華·澹巖游五首
- 離秦風日冷,過楚薜蘿長。 -- 出自宋·胡楚材·青山懷古
- 先秦述作知淵源,相斯不紹嗟無傳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徐獻可送款識刻
- 苻秦親自到淮淝,真有回山倒海威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晉謝將軍廟
- 鋤秦將授漢,嘴力半因君。 -- 出自宋·齊唐·烏江廟
- 先秦多古書,歲晚足奇字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王性之子仲言粹公赴泰州
- 且秦為虐猶庶幾,名教不容良可恥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讀韓非子
- 蘇秦嘗佩六國印,許由還厭一瓢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蘇秦辨說長卿才,自笑功名胡不早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倚柱吟
- 蘇秦鞭疋馬,六國飽風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欲開八枝
- 蘇秦掉頰舌,代厲俱詭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秀實再以前韻寵惠佳謹再次元韻
- 避秦豈本志,多病不復論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舟中即事
- 蘇秦反覆何須道,反覆如君事更多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張儀
- 儀秦尚學先生術,料得先生術更多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鬼谷子
- 老秦歿已一歲,胡李方始量移。 -- 出自宋·徐木潤·題忠憫公送婿邢得昭歸婺女詩后
- 狼秦崇苛政,有女亦蒙冤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秦女祠
- 變秦言語生皆會,戀土情懷死不悛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滅秦復誅項,興漢稱元勛。 -- 出自宋·楊再十一·詠史
- 笑秦銘泰岳,嫌舜葬蒼梧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題仙都山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