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歷陽何異山陰時,白雪飛花亂人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對雪醉後贈王歷陽
- 忽逢絕艷照衰朽,嘆息無言揩病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
- 短檠照字細如毛,怪底眼花懸兩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
- 芳草不迷行客路,垂楊只礙離人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敲碎離愁
- 未容君王得見面,已被楊妃遙側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上陽白發人-愍怨曠也
- 娛賓犒士宴監軍,獅子胡兒長在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西涼伎
- 雪晴著屐可登山,與子一放千里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夜小酌
- 蹋泥過我君豈誤,拱璧何至求凡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謝正之秀才
- 守吏能然董卓臍,饑烏來覘桓玄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城西行
- 凡草開花數日間,天葩無根長在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會飲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從
- 抱雛出卵翅羽成,豈料一朝還反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鳩婦言
- 高樓客散杏花多,脈脈新蟾如瞪目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夜宴謠
- 遺我明珠九十六,寒光映骨睡驪目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,并呈上
- 我從相識便相憐,但是花叢不回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紫躑躅
- 窮鄉眼冷見未曾,道上囁嚅相指目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子文雜言
- 生涯何事多羈束,賴此登臨暢心目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
- 卻萬物而觀性兮,如處幽篁之不目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錄夢篇
- 號呼従者久嗔罵,老僧下床揉兩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宿南山蟠龍寺
- 誰信囂風滿漓俗,紅紫紛紛亂人目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竹吟
- 玉簫吹散魚龍腥,七十二峰青入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船上歌
- 可是平生慣塵土,不學時人覷面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田樂祭社圖
- 而今已斷那時想,見景何緣動心目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息齋雙竹圖
- 雪云乍變春云簇,漸覺年華堪縱目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玉樓春
- 人情畦畛阻肝膈,世路風波悸心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
- 九衢言語亂入耳,三市塵沙瞇人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京師觀音院新堂
- 癭盆生以丑自鬻,突兀當軒聳群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癭盆
- 參旗九斿茷纟昆縢,二八青蛾美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僧道士蔣玉壺長歌
- 正戟門開日,呼余驚座;燭花滅處,目我于思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別芝麓先生,即用其題烏絲詞韻
- 老杜誤傳人醞釀,許公手種時科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舊日皆春
- 粉節中心豈可知,淡墨分明在君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墨竹
- 我行日月候春波,嫩苔沙雨侵魚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圣民席上聽張令彈琴
- 竹真似竹桃似桃,不待生春長在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楊直講夾竹花圖
- 與爾為婦過一生,怒即分飛同轉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
- 兩腳射淮鳴萬鏃,跳點起漚魚亂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雨
- 所嘆坐客盡豪英,槐上凍鴟偷側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飲余家詠枯菊
- 閉門不出三日雪,冷坐西軒花眩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至日同文潛舍人飲錢京兆穆父家
- 青衫白發兩相鮮,積雪朝陽眩雙目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子閔
- 朝朝暮暮看不足,感得碧光透雙目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愛竹歌
- 遙山林外知何處,倦客樓頭空極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夏
- 有錢買酒醉鄰畔,終日數口常在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江南曲
- 堂堂山西忠勇后,凜凜典刑在眉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劉季孫赴浙東
- 因山事嚴京兆出,十驛人人如在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某寒熱伏枕已數日忽聞車騎明當接頓睡中得韻
- 從來北客忘江南,何用登樓傷遠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年年歌
- 竟陵南望稻新熟,夢澤悠悠傷遠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至都下
- 攢青蓄翠陰滿屋,紫穗紅英曾斷目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魏倉曹東堂檉樹
- 渭橋南渡花如撲,麥隴青青斷人目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
- 枕漱鑱鍼泉石肓,登臨又刮山川目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老君洞
- 君心相厚未相薄,衣來還得稱君目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衣詞
- 似聯石室陳圖書,敢累山公為題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隋堤寫懷寄上右丞
- 不知清風靜掃脾,徒見秋電寒搖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孫使君見招以不苕葷得醉因過南禪老飯小休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