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丹青寫作何許圖,不礙閉門聊縱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
- 癡年自長習藝能,如兔之角礙人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春日懷詹梁
- 急須攜酒聽黃鸝,莫待楊花瞇人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群豺斂跡百鳥停,萬里長空齊注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王世賞席上題林良鷹熊圖
- 翠落瓊飛不復完,頓使泥沙汗人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悼竹
- 巢有羽兮穴有肉,莫遣鹓鸞空側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畫鷹
- 溪中亦有釣鰲手,此手不遮長安目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松雪臨郭河陽溪山漁樂圖
- 天心地氣信有時,二三百年漸堪目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借婆裙子拜婆年,不識本來真面目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二首
- 羽成不須求日浴,一舉將驚萬人目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李容甫歸北都
- 有一段清無點俗,當山也是清題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永豐吳尉當山亭
- 學人笑問玉版師,孰是本來真面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歧竹
- 管他萊相,管他鶴相,留我本來面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鵲橋仙·出通明殿
- 李侯胸中有佳處,研滴松煤聊寓目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黃嗣深尚書自臨川省其兄嗣文戶部于宜春用元
- 勸君五車不須讀,瞑坐蒲團養雙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識字行
- 閑對著綠樹青山,消遣我煩心倦目。 -- 出自元·王實甫·越調 斗鵪鶉
- 報通三世釋迦言,莫將梁武為題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盧舍人三首
- 就中朱實繁且大,照野煌煌駭人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大柿行
- 施隆報蔑君勿誚,明月輕投得魚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潘縣尉
- 看花把酒發浩嘆,反復新詩三過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
- 輕裾利屐踏雁足,為客高歌激明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湖中女
- 烏云滿身云滿足,紫焰珠光奪雙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子昂五花馬圖
- 愛惜長竿系釣緡,釣得西江雙比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俠雜詞十二首
- 我頌摩崖千丈碑,大字如斗光奪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將軍南征歌
- 大雷不動小雷伏,銀??涨喙鈯Z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愛惜長竿系釣緡,釣得江西雙比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俠雜詞(一十二首)
- 斜陽又晚,正落絮飛花,將春欲去,目斷水天遠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春日西湖泛舟
- 翠云裙袖黃云襪,倚秋風、乍驚郎目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桂枝香 賞桂楊氏山園,夜飲花下有作
- 我亦嘗嗤廣武軍,豎子英雄猶在目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送吳子化北游因簡童子鳴山人胡原荊御史
- 蘇臺一別已十載,世事飄如電經目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吳居易別
- 我遵兔徑西山麓,荊棘鉤衣塵瞇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馮尉
- 此松此石偕四友,身未出門先在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畫士龔子
- 冰壺炯炯當九秋,巖電熠熠懸雙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趙排岸兼簡汪尉
- 朝來徙倚觀稼上,宿麥泛煙青極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許節推喜雪
- 浮云富貴漫夸毗,不博范叟回青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高夢錫指牛圖
- 長篇短韻寫不平,日使貧交得驪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翟元卿詩卷見投
- 嘆好夢、一一無憑,帳掩金花坐凝目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雨霖鈴·槐陰添綠
- 云陽山高湘水綠,十年不見勞心目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題朱澤民山水
- 褰衣卻上清虛閣,叢林障我千里目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游空山
- 爭注蟲魚股置錐,世外語言不到目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別施君叔異
- 閒為清福非吾事,乞與此亭作佳目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楊氏清福亭
- 我欲牽車駕黃犢,往發縑緗煥心目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張粹夫萬卷樓
- 深酌酒、低唱新聲,密傳意、解回嬌目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兩同心·行看不足
- 華堂高張千炬燭,光溢樽罍艷流目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行路難·華堂高張千炬燭
- 固知尤物人共愛,也使先生動心目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叔夏海棠次東坡韻
- 嗟予樸拙豈知詩,只覺珠璣照雙目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又和謝良輔惠箭筍
- 折來三嗅忽凄然,不覺淚珠懸兩目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病中秋香開因成拙句呈諸親友
- 隋國令公溫如玉,方口豐頤秀眉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
- 一為清淑一曠遠,清者發興遠快目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東州行上費檢正
- 所至訪尋多得力,中原至今在吾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